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居民消费结构已发生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膳食习惯也随之发生变化。猪肉脂肪含量较高,消费量就越来越少了,而水果、蔬菜的消费量则明显增加,价格也出现上涨。
现在甚至出现了“逢节必跌”的新现象。以前,春节、十一等消费旺季来临前,酒店、食品企业和消费者都会提前大规模采购猪肉,养殖企业则趁机提价,导致“逢节必涨”;而现在,传统的需求没那么大了,养殖企业还按照惯例在节日期间大量上市猪肉,导致供过于求,屠宰企业则趁机压价,结果变成了“逢节必跌”。
此外,由于猪肉价格与CPI关系较为密切,所以也受到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密切关注。一旦猪价长期处于低位,存栏量大幅减少,发改委都会出台一些调控措施,如收储等,以防未来价格再次出现暴涨。国家调控的目的在于让猪肉价格保持平稳状态,防止暴涨暴跌。
姬光欣表示,现在,还有一些养殖户压栏,希望等到猪价进一步回暖后再出栏;而一些业内的龙头企业则在“抄底”,例如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刚刚在山东菏泽拿了一块地,打算建设新的养殖场。
“不过,养猪业的黄金期已经过去了,未来3年内不会出现暴涨,将进入‘微利时代’。”姬光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