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周期“过山车”再临?调控矛头直指能繁母猪

来源: 大河财立方   2025-09-22 14:39:28   查看:  次

  在养猪行业,最怕的是“过山车”——一头母猪的存栏变动,往往一年之后体现在市场供需和价格上。

  9月16日召开的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将能繁母猪产能控制放在突出位置,意味深长。相比此前主管部门多次强调的“降重”和限制二次育肥,此次会议把重点重新拉回到产能源头。这一变化,既是对猪价低迷现实的回应,也是为了防止行业再次陷入“产能过剩—价格暴跌—亏损退市—产能去化—价格暴涨”的恶性循环。

  母猪决定行业未来。农业农村部设定的目标,是将能繁母猪稳定在3900万头左右,这对应着一个相对均衡的猪肉产量区间。然而现实却在“超标”。2024年1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达到4080万头,远高于合理区间。即便到2025年2月底,仍有4066万头。换句话说,明年猪肉供给情况已经写在账面上了。这也是为什么会议强调要在今年“调减”——减母猪,不是为了救今年的猪价,而是为了防止明年的供给洪峰。倘若不在源头上做文章,任何短期措施都难以撼动周期规律。

  牧原、新希望、大北农等头部企业纷纷表态“不新增母猪产能”,甚至主动下调出栏体重,杜绝二次育肥。表面看,这是积极响应政策,但换个角度想,也是市场倒逼的现实选择。当前猪价在13.7元/公斤,同比下滑30.8%,部分地区已接近成本线。对企业来说,母猪不是多多益善,而是多一头就多一份风险。此时收缩产能,不仅是对政策的配合,更是自救的理性。问题在于,如果调控只是被动踩刹车,而非真正形成长期理性预期,一旦价格反弹,扩张冲动很可能卷土重来,政策与市场博弈仍会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反复。

  难点不在龙头企业,而在行业结构。巨头有资本、有管理,可以快速执行减母猪、降体重,但在广大中小养殖户那里,产能调控落实难度更大。他们更依赖周期波动,价格一涨就会重拾“赌性”,导致总产能再次失控。周期的惯性,恰恰是生猪产业最大的隐忧。每一轮上涨行情,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盲目扩张,而当供给过剩、价格跳水时,最先被淘汰的往往是资金薄弱的中小养殖户,结果就是“上车快,下车也快”。这不仅损害了农户利益,也让产业结构难以稳定。

  因此,产能调控的核心不是一次会议定调,而是如何建立一套“硬约束+软引导”的长效机制。硬约束在于能繁母猪存栏总量的监测和预警必须更加精细化,跨省区设定具体指标并严格执行,形成“开关”效应;软引导则在于通过金融工具和信贷政策,引导企业合理负债,避免“高杠杆+高扩张”的恶性循环。尤其要注意避免“产能去化靠亏损”的老路,若无政策托底,行业总是要付出惨痛代价才能完成调节,这既浪费资源,也加大社会风险。

  此次会议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就是监管层首次要求企业关注负债风险。这意味着生猪产能问题不仅是养殖规模的问题,更是金融风险的隐患。当猪价持续走低、行业利润收缩时,高杠杆扩张的企业最容易出事,风险甚至可能溢出到金融体系。尤其是上市猪企,背后连着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和地方财政,如果不能在扩张与收缩之间保持理性,问题就不只是猪价,而可能演化成金融风险。生猪产业早已不是单纯的农业问题,而是涉及“三农、资本市场、金融安全”的综合考题。

  有生猪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这次会议采取了“不能带通讯设备、会后不得泄露”的严格安排,这说明监管层对产能调控的敏感性有清醒认识。猪肉是重要的民生商品,价格过快波动不仅影响养殖端的盈亏,还会直接传导到居民消费和通胀水平。无论是过度上涨还是过度下跌,都会引发社会预期的动荡。因此,对能繁母猪的精准调控,不只是行业内部的自律问题,而是宏观经济稳定的一环。

  一句话概括,此次生猪产能调控是理性“刹车”,但能否避免再度陷入周期恶性震荡,还要看政策能否从临时会商走向长效机制。在行业巨头的配合之外,如何约束分散养殖主体的盲目扩张,如何管住资本冲动,才是决定未来猪价能否真正稳定的关键。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