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猪价格走势:供需博弈下的震荡格局
2025年4月以来,国内生猪价格整体呈现震荡偏强的走势,但区域分化较为明显。受清明节备货需求、规模场控量挺价及二次育肥补栏入场等因素影响,截至4月22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4.96元/公斤,较月初上涨0.34元/公斤。从区域来看,市场呈现“北强南稳”的分化特征:北方因压栏惜售及二次育肥入场导致标猪供应偏紧,南方则受消费疲软制约拖累价格,市场整体消化情况一般,屠宰企业收购积极性不高,价格短期陷入僵持。
二、影响因素分析:
1、二次育肥补栏,短期利多市场
二次育肥在4月对生猪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4月二次育肥显著增加,尤其是东北、山东等地,集团场大量猪源流入二次育肥渠道,月内市场二次育肥量入场占比最高占据市场出栏量的50%,补栏情绪较强。二次育肥补栏标猪需求旺盛,推动了标猪价格的上涨,不过,由于采购成本较高,压栏的风险增加。进入4月下旬,二次育肥补栏意愿有所降温,东北地区入场比例已缩减至30%左右,后续补栏空间有限。
2、标肥价差倒挂,缩窄至年内低位
节后受市场供应结构影响,标肥价差一度扩大,但随着二次育肥的推进和市场调整,标肥价差逐渐收窄,截至4月22日,全国标肥价差均价为0.03元/公斤,已然出现倒挂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气温回升,肥猪需求转弱,养殖端增重意愿降低;另一方面,部分二次育肥养殖户陆续出栏,导致肥猪供应增加。整体来看,标肥价差缩小的态势较为明显,预计未来或继续走缩。
三、后市预测:价格或震荡偏弱运行
短期内,生猪市场将继续维持震荡格局。尽管清明假期短暂提振屠宰量,但终端鲜销率走弱、冻品库存高企,市场实际消费仍处低位。五一备货对4月下旬猪价或有一定托底作用,但餐饮复苏力度存疑,难以扭转供需宽松大势,但集团猪企加速放量及二次育肥补栏降温将抑制涨幅。中期来看,2024年5-11月母猪存栏回升对应2025年3-9月标猪出栏持续增加,二季度生猪出栏量继续增加,产能过剩压力将逐步显现,市场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激化,生猪价格仍将面临一定的下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