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越南非洲猪瘟疫苗安全性警示:养猪业亟需关注的隐患与教训

来源: 养猪职业经理人   2025-04-09 16:11:59   查看:  次

  2022年越南宣布全球首个商业化非洲猪瘟疫苗上市,这一突破曾被视为抗击疫情的里程碑。然而,随着疫苗在越南及周边国家的推广,其安全性问题逐渐暴露,甚至引发国际争议。对于养猪业从业者而言,疫苗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猪群健康、生产效益和行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越南疫苗实际应用数据、科研机构评估及国际观察,剖析其安全风险,为行业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疫苗研发的迫切性与先天缺陷

  非洲猪瘟(ASF)自2019年在越南暴发后,对年出栏量超3000万头的生猪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家庭养殖占比高达70%的产业格局,使得生物安全措施难以落实,越南选择押注疫苗研发。2022年,越南与美国合作推出的NAVET-ASFVAC(基于ASFV-G-ΔI177L毒株)和AVAC ASF LIVE(基于ASFV-G-ΔMGF毒株)两款基因缺失活疫苗快速获批,成为全球首个商用ASF疫苗。

  然而,这两款疫苗的基因改造策略存在重大隐患:NAVET疫苗缺失I177L基因以降低毒力,AVAC疫苗则删除MGF360/505基因簇。虽然早期实验室数据显示其可诱导高抗体水平,但基因缺失疫苗的遗传稳定性、排毒风险等核心安全问题未被充分验证。越南农业部宣称“95%有效性”的依据仅为实验室样本检测合格率(93.34%),而非实际保护率。这种急功近利的审批机制,为后续安全危机埋下伏笔。

  安全性问题的多重暴雷

  疫苗推广后,越南多地出现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2022年8月,广义省猪群接种NAVET疫苗后爆发群体性死亡,病猪出现皮肤渗血、脏器衰竭等ASF典型症状,迫使政府紧急叫停接种。2025年权威研究揭示更严重隐患:NAVET疫苗在猪体内传代3-4代后毒力恢复,稀释后仍导致100%死亡率;孕猪接种后43%胎儿死亡,存活仔猪仅17%能正常发育。

  更值得警惕的是病毒扩散风险。越南疫苗存在显著排毒现象:接种猪28天后仍持续排毒,接触猪49天后抗体转阳,水平传播率高达10%,垂直传播率达10%-33%。这意味着疫苗病毒可通过粪便、唾液等途径感染未免疫猪群,甚至污染环境。若传播至种猪群,可能导致繁殖障碍、仔猪带毒等连锁反应。越南2024年扑杀量同比激增5倍、疫情数翻3倍的数据,侧面印证疫苗未能阻断传播链。

  国际评估敲响警钟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多次警告越南疫苗存在“三重风险”:其一,疫苗毒株与野毒株重组可能催生新变异毒株,逃避现有检测手段;其二,疫苗免疫猪与感染猪难以鉴别,导致疫情监测失效;其三,缺乏透明数据共享,越南企业未向国际科研机构提供完整试验记录,妨碍独立评估。

  美国农业部早期曾背书NAVET疫苗安全性,但2025年其下属实验室推翻先前结论,证实疫苗毒株存在不可逆的毒力返强风险。菲律宾、多米尼加等国引入越南疫苗后,尚未公布系统评估报告。这种“带病推广”模式,可能使疫苗病毒跨境传播,加剧全球ASF防控复杂性。越南案例凸显:缺乏国际协作的疫苗研发,可能从“解决方案”异化为“风险放大器”。

  行业启示与科学防控路径

  越南教训警示:任何疫苗的研发必须坚守“安全先于有效”的铁律。基因缺失活疫苗的排毒、重组风险本质上是技术路线固有缺陷。即便实验室攻毒试验显示保护率达标,若忽视田间复杂环境下的遗传变异和传播动力学,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对养殖户而言,需清醒认识三点现实:

  疫苗≠免疫屏障:越南590万剂疫苗覆盖超10%出栏量,但疫情不降反升,证明单靠疫苗无法建立群体免疫;

  生物安全仍是根基:中国通过“拔牙”清除、分区管理等措施实现非瘟常态化防控,证明无需疫苗亦可有效遏制疫情;

  警惕非法疫苗渗透:越南疫苗已出口多国,边境地区需严防走私疫苗导致的病毒输入,定期监测猪群抗体异常波动。

  结语:回归科学理性的防控抉择

  越南非洲猪瘟疫苗的曲折历程,本质是短期应急需求与长期科学规律博弈的缩影。对于养猪业从业者,当前应坚持两大原则:一是拒绝使用安全性存疑的疫苗,避免“治病反致病”;二是完善生物安全体系,通过精准检测、严格分区、人员管控等组合拳降低感染风险。行业监管部门需加强跨境疫苗流通监管,推动建立国际疫苗评估互认机制。

  疫苗研发需要敬畏病毒复杂性。ASFV基因组庞大、免疫机制特殊,理想的疫苗应具备无排毒、无重组、标记基因清晰等特性。越南案例的深刻教训在于:在科学未充分验证之前,任何疫苗的草率推广都可能成为潘多拉魔盒。唯有坚守科学底线,才能守护全球养猪业的未来。(来源:抗非大家谈、养猪人讲养猪的故事、养猪职业经理人等)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