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四轮中央收储的开启,不知不觉猪价已连续回升数日,虽然回升的幅度不是太大,但总比天天下跌好。
而且当前来看,全国大部分地区猪价重新回到了“6字头”的位置上,部分地区甚至已“破6入7”,不过因为饲料价格已然上涨,所以当前养殖户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不过,近日,猪市出现了“2个重要指标”的变化,值得关注:
第一个指标是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产能。之前我们说猪市何时反转,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能繁母猪的存栏变化。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生猪产能大幅回升,至2021年6月份产能达到了高峰,即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达到了年内的峰值,即4564万头。也就是说,从7月开始,能繁母猪的存栏才开始从高位回落。
然而这个回落和上涨不一样,回落意味着产能的淘汰,而通常只有在猪价过度下跌,养殖户深亏以后才会主动淘汰产能,因此这个过程十分艰巨。
到去年11月时,经过连续5个月的回落,能繁母猪的存栏下降到了4296万头,也就是相比年内的最高点减少了268万头。但因为去年四季度猪肉消费连续出现了3波消费潮,因此拉动着猪价快速回升,但也因此使得产能的去化速度减慢。到12月时,产能不仅没有连续回落,反而比11月还增长了33万头,达到了4329万头。可以看出,去年生猪产能的去化幅度并不及预期,明显偏慢。
而到了今年以后,因为春节的部分消费利好已被提前透支,因此春节消费并没有出现太明显的提振行情,而到春节过后,消费就更加低迷。再加上3月份疫情散发的影响,猪肉消费几乎降到冰点,猪价不断下跌,先后4次触发了中央收储。
随着猪价不断触底,生猪产能进一步去化,截至一季度末期,全国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为4185万头,相比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进入到了产能正常波动区间。
第二个指标是生猪出栏均重降低。
通常来说,生猪出栏均重降低意味着生猪出栏周期缩短,养殖户为减少亏损,提前出栏小体重猪,同时也相应地为后续猪肉市场供给减小了压力。因此,我们之前在判断猪市反弹的指标时,生猪出栏均重也会被视为一个重要指标。
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养殖户对猪市的看空情绪。
答案是恐怕未必。
原因一:能繁母猪产能虽然恢复到了正常保有量波动区间,但是市场消费端也同样出现了明显下降,这意味着在正常保有量下,因为消费的走低,产能可能仍会偏高。
再加上虽然当前产能回落至正常区间,但能繁母猪的产能对应的是后续9-10个月的生猪市场的变化,因此之前的惯性增长仍然会反映到当前的市场上来。这也意味着,虽然产能回落,但当前的出栏量却未必会少。
并且市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当能繁母猪下降到正常范围以下时,可能才意味着猪市该“拐”了。
原因二:出栏均重虽然下降了,除了养殖户加快出栏淘汰的因素以外,更多的原因是当前正处于消费淡季,市场对于大猪的需求十分低迷,无论从养殖成本还是市场需求来说,大猪甚至正常的标猪都无利可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早出栏、少赔钱。
所以最终猪市到底何时反弹,不能光看产能端,还要看消费端。尤其在当前情况下,产能去化的幅度已越来越窄,因此市场更多的变数转向了消费端。只有当生产端和消费端联动时,猪市才有望迎来真正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