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调查,网友反映的养猪场位于东姚镇南沟村村西,共有十余家。建场时间为2000年至2007年,现存栏70至120头不等,养殖规模不大,它们均未开设雨污分流、废水收集池、粪便贮存池等环保设施。
在了解情况后,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在网上回复该网友:检查组已责令这十余家养猪场立即停止排污违法行为,并建设污染物防治配套设施,减少对周边环境及村民生活的影响。养殖场负责人均承诺将立即停止随意排污行为,并完善相应的排污设施。
未来:如何治理污染是关键
俗话说:养猪肥了田,不愁兜没钱。针对传统的养猪行业,猪的排泄物进入田里,是很好的农家肥。但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猪的排泄物未经处理就集中排放,这势必污染环境。
目前,养殖环保已越来越受到网友和社会的关注,需要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整治养殖污染。当然,要解决养殖污染问题,需首先了解“污染根源”。
一般而言,对排污严重性认识不足、养殖场选址错误、环保投资不够是诱发很多养殖污染问题的“普遍矛盾”。
就在7月13日的时候,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如何治理养殖污染问题的文章,其中提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思考,包括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和养殖技术的宣传培训;加强部门联动,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对禽粪污染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