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出生后的最初几周,胃内酸分泌十分有限,一般要到8周以后才会有较为完整的分泌功能。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8周龄以前断奶仔猪对日粮中蛋白质的充分消化。哺乳仔猪因母乳中含有乳酸,使胃内酸度较大,即pH值较小。仔猪一经断奶,胃内pH值则明显提高。
仔猪消化道内酶的分泌量一般较低,但随消化道的发育和食物的刺激而发生重大变化。其中碳水化合物酶、蛋白酶、脂肪酶会逐渐上升。
2.2 仔猪的免疫状态
新生仔猪从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在1日龄时母源抗体达最高峰,然后抗体滴度逐渐降低。第2-4周龄母源抗体滴度较低,而主动免疫也不完善,如果在此期间断奶,仔猪容易发病。
2.3 微生物区系变化
哺乳仔猪消化道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它可减轻胃肠中营养物质的破坏,减少毒素产生,提高胃肠粘膜的保护作用,有力地防止因病原菌造成的消化紊乱和腹泻。乳酸菌最宜在酸性环境中生长繁殖。断奶后,胃内pH值升高,乳酸菌逐渐减少,大肠杆菌逐渐增多(pH为6-8时环境中生长),原微生物区系受到破坏,导致疾病发生。
2.4 应激反应
仔猪断奶后,因离开母猪,在精神和生理上会产生一种应激,加之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对新环境不适应,如舍温低、湿度大、有风,以及房舍消毒不彻底,从而导致仔猪发生条件性腹泻。
3.仔猪饲养管理措施
3.1 补饲
仔猪的生长非常迅速,在2-4周龄时,母乳所提供的营养物质已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同时补饲能减少断奶后饲料转换应激。据研究,12日龄开始补饲,21日龄断奶时胃内盐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量均高于断奶前未补饲的仔猪,补饲还可防止肠绒毛和隐窝加深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