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典型病例介绍
某小规模养猪场(饲养母猪10头,2窝20头35日龄仔猪)给猪注射猪口蹄疫疫苗,,用9#针头对每头仔猪耳后根肌肉注射1 mL,当接种完其中一窝9头仔猪后,约5 min发现已免疫的仔猪多数出现全身出汗,肌肉震颤,体温升高,皮肤明显发红,呼吸急促,口流涎,眼结膜潮红,呆立不动,步态不稳。
3头倒地呻吟,提起后肢,不见挣扎,判断为免疫猪口蹄疫疫苗后出现的过敏反应,立即使用备用的0.1%盐酸肾上腺素,每头肌肉注射lmg,注射后让发病猪平躺,约5 min后患猪呼吸转为平缓,15min后皮肤由充血发红退为白色,倒地的猪开始站立,未见死亡,抢救治疗成功。
4、体会与建议
1)每次接种前,健康检查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对发病、瘦弱、怀孕后期猪不宜进行免疫注射,但要做好记录,待猪体况适宜后进行及时补免,以免造成漏免。春秋季气候适宜大肠杆菌繁殖,仔猪容易感染大肠杆菌而发生腹泻,因此在春秋季免疫前,要特别重视检查仔猪的体况。
2)免疫前注意掌握疫苗的温度,做好疫苗回温,以免疫苗温度过低而造成注射后机体应激。
3)免疫时做好猪只保定,避免过度驱赶、挣扎,减少免疫应激的发生。
4)接种前要备好脱敏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5%葡萄糖、5%碳酸氢钠等,一旦发现严重过敏情况,可及时救治。
5)疫苗注射完毕后,要吩咐畜主注意观察30—60min,如有严重过敏情况要及时与防疫人员联系,争取处理时间,减少死亡。
6)重视做好疫苗使用登记。在免疫注射后,要建立档案,注明疫苗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包装规格及注射剂量等,以备事后查对,追踪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