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下,企业对于养猪户的依赖性非常强,生猪价格高时就相当于把企业的利润转移到农民的口袋里,另外,一些资金链情况差的小企业很可能会在这次价格波动中被淘汰。”诸城市畜牧局副局长郑茂乾分析道。
专家:波峰补偿波谷
波动幅度渐小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表示,这一轮猪价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和补偿性特征。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将逐步增加,“不会出现暴涨”。
“生猪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应量增加——生猪价格下跌——大量母猪淘汰——生猪供应量减少——生猪价格上涨……”这是生猪养殖行业的周期性规律。
此前,记者在山东临沂、菏泽、德州等地走访了多位养猪户,不少人认为,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是供求变化,散户“价高涌上”“价低涌下”致使“猪周期”频现。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介绍,梳理最近15年的猪价变化,大致有5个“猪周期”,基本是按照3年至4年一个周期运行。从波峰来看,分别出现在2001年、2004年、2008年、2011年和今年。
不过,随着前几年猪周期波谷加深,养猪散户加速淘汰,生猪养殖向大户集中。相州镇大古县村村民朱国军是当地的生猪养殖大户,他说,经历过几次价格波动后,养殖大户普遍表现比较理性,并没有大规模扩大生产、增加存栏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