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梅兰芳与“汤泡肚头”
抗战初期,北京有家“马凯餐馆”开业,老板想到京剧名家梅兰芳喜食用猪肚、口蘑、碗豆尖、杂骨汤等配制而成的“口蘑汤泡肚”这道菜,特请梅先生前去剪彩并品尝此菜。梅和他的秘书许姬传同往。
宴席上,两人边吃边回味,兴奋不已,老板趁此请梅老先生题字,梅爽快地题诗一首:“倚马我惭奏凯歌,试酉斗不觉醉屠苏。易牙手段湖南味,汤泡肚头冠首都。”这首赞美湘菜之佳作,在北京文艺界和餐饮业中广为流传,于是,老板就根据题诗,把这道菜改名为“汤泡肚头”,便一直流传至今。
5、张大千与“坛子肉”
“坛子肉”是川莱名品,其特点是肉质粑糯,味浓香鲜,肥而不腻。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早年在四川家乡时,就十分喜爱吃“坛子肉”。他曾回忆说:得先把猪肘、猪骨、干贝、墨鱼、火腿、猪油等主配料调制停当,放入酒坛内封实,用小酒杯盛满水放进大米当盖,再燃火开煨,等杯里的生米成了熟饭,坛子肉就煨到了火候。这时启坛入席,特别香鲜,很有独特的风味。他到台湾后,也时常到四川人开的餐馆吃“坛子肉”,算是不忘家乡之情。
6、张君秋与“卤煮小肠”
京剧名家张君秋解放前在“广和楼”大戏院演完戏后,常到不远处的“小肠陈”店吃“卤煮小肠”宵夜。这是用猪小肠和猪肺为原料烹制的小食,把猪肉、下水、炸豆腐和火烧切碎放碗里烧汤,连吃带喝,极受食客喜爱。后来张君秋又邀请同行尚小云、李万春、谭富英等名家同往。
老板陈玉田感到这是请都请不到的贵客,便亲自掌勺做汤。张君秋为了感谢他,两人特合影留念。如今在大栅栏“小肠陈”店里还挂着两人的合影照,引来食客们的羡慕眼光,也算是一段美食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