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断要点
应着重了解咳嗽的性质、强度、频率、疼痛及出现的时间等。
1.咳嗽的性质 咳嗽声音清脆、干而短、疼痛较明显谓之干咳。干咳的特征是咳而无痰。声音粗历、刺耳,因咳嗽疼痛而伸直头颈,常因运动和冷空气刺激而加剧。提示呼吸道无分泌物,或仅有少量粘稠的分泌物。常见于喉及气管异物,慢性喉炎和气管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及大叶性肺炎初期、肺气肿、肺纤维变形等。干咳可能是慢性的、持久性的,也可能会转化为湿咳。咳声钝浊,湿而长谓之湿咳,常提示呼吸道内有大量的稀薄的分泌物,常伴随咳嗽从鼻孔流出,成为鼻液。湿咳见于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的后期及肺脓肿、肺坏疽、肺水肿、支气管扩张等。
2.咳嗽的强度 咳嗽的强度与呼吸肌的收缩力量和肺的弹性成正比,也受发病部位、病变性质的影响。咳嗽强而有力谓之强咳,多见于喉炎、支气管炎初期、过冷或过热的饮水及饲料刺激粘膜等。咳声低弱、嘶哑称之为弱咳。弱咳常见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气肿和猪肺疫,以及某些疼痛性疾病如胸膜炎、胸膜粘连和气胸。此外,也见于胸腔积液、全身衰弱、声带麻痹等。
3.咳嗽的频率 骤发咳嗽,仅咳嗽一二声,谓之单发性咳嗽,多由呼吸道异物引起,当异物取出后,咳嗽平息。咳嗽连续出现,一次发咳达数十声,常呈痉挛性,谓之连续性或痉挛性咳嗽,常见于喉炎、支气管炎、弥漫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猪肺疫及猪气喘病等。持续数周或数月的咳嗽为经常性咳嗽,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肺结核和猪气喘病等。而突发的连续性剧烈而痛苦的咳嗽为发作性咳嗽,多见于灌药、抢食引起的呼吸道异物和异物性肺炎。
4.咳嗽出现的时间 晨间咳嗽多见于感冒、慢性喉炎和支气管炎;昼间咳嗽多见于支气管炎及肺炎;夜间咳嗽多见于感冒;采食、饮水及投药时咳嗽,多见于咽喉炎及异物误入气管等。
五、防治指南
轻度的咳嗽对机体是有利的,也有助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这里所说的治疗时针对频繁的剧咳或由呼吸道以外的疾病引起的频咳。
1.治疗原发病 咳嗽仅仅是原发病的症状,不根除原发病,止咳效果是暂时的,易复发的。
2.促进异物及分泌物的排出 对上呼吸道炎症可反复施行蒸汽吸入,一般可用克辽林、来苏尔、石碳酸、薄荷脑、麝香草酚等溶液蒸汽吸入。当呼吸严重困难时,有条件则采用氧气吸入急救。
对炎症渗出物粘稠不易咳出的湿性咳嗽,宜应用袪痰药促进呼吸道粘液分泌,以稀释稠痰或防止分泌物水分吸收而变稠,难于随咳嗽排出。为此,可口服氯化铵、吐酒石、五硫化锑或土根酊、远志酊、杏仁水等。对呼吸道和肺均有病变者,为促进炎性渗出物排除,可用樟脑酒精松节油合剂(樟脑粉4、95%酒精5、松节油11),静脉注射。
3.止咳 对频繁、剧烈的干咳,可单独使用镇咳药如咳必清、可待因、杏仁、贝母。但对有痰的湿咳,若咳嗽不剧烈则不宜使用镇咳药。对剧烈的湿咳,在使用袪痰剂的同时,可应用少量的、作用较弱的镇咳药,以减轻咳嗽,而不宜使用强烈的镇咳药如可待因。
4.平喘 为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扩张支气管,缓解喘息,可使用平喘药。常用的平喘药有盐酸麻黄碱和氨茶碱。平喘药也常与镇咳药同时使用。
5.对症处理 对咳嗽疼痛的病例可应用水合氯醛、普鲁卡因等;为维护心脏机能,可选用适当的强心剂,如樟脑油、咖啡因、安钠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