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饲料 > 饲料资讯 > 饲料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玉米收储托市逐渐退出 给农民定额补贴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06-23 17:24:40   查看:  次

副标题[/page]
  玉米价格改革路径


  国家对玉米进行临时收储始于2008年,到目前已经实施8年时间。在政策实施早期,托市收购政策促进农民玉米种植的积极性,并保障了国内玉米供需平衡。


  但是随着大量玉米因为托市收购流入到国储库,不仅推高了粮价,同时天量库存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玉米临储政策弊端越来越明显。


  前述中储粮人士表示,通过这次改革,形成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让市场活力得以恢复,农业种植质量提升起来,改革的最大社会效益是把去库存与农业结构性改革统筹结合起来。


  今年3月份,国内玉米库存达到2.5亿吨,需要付出巨大的库存费用和利息费。之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包括收购费、做囤费、保管费和资金利息等,每吨粮食库存成本在252元。据此计算,2.5亿吨玉米一年的库存费用理论上在630亿元。


  在行业专家看来,之前的玉米临储托市收购政策,在粮食“保供给”与对农民“保收益”上,两个目标不加区分混合在一起,扭曲了国内的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


  之前,程国强就建议,通过“价补分离”,退出粮食政策的“保收益”功能,将其回归到“解决农民卖粮难”的政策设计初衷,通过退出价格支持政策,来消除对市场价格干预与影响,让市场形成价格机制。而对于确保农业稳定,可以通过直接补贴措施来“保收益”。


  按照程国强的设想,玉米价格改革有两个路径,一是按照逐步调整到位的原则,可将2016年玉米临储价格过渡性调整至0.9元/斤,2017年可进一步调低至0.8元/斤左右(具体需要根据当时的玉米机口价格确定),用3年时间退出临储收购。


  二是将玉米价格临储价格在2016年一步到位调到0.85元/斤,用2年时间退出玉米临储收购。


  目前综合各类市场消息来看,国家临储收购政策则会采取逐步调整到位的原则。


  随着国家启动改革玉米临储政策,与之相伴的国储玉米去库存政策进展则是缓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日前温氏集团等大型企业通过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已经向国家粮食局调控司打报告,“要求加快玉米出库进度,同时增加优质玉米的投放数量”,原因是目前出库的多数玉米不符合饲料需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