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根据不同季节合理用药
1. 秋冬防感冒;夏季防肠道病,热应激。
2. 夏季饮水量大,饮水给药时要适当降低浓度;而采食量小,拌料给药时要适当增加浓度。
(十三)免疫期慎用一些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
如地塞米松、磺胺类、四环素类、甲砜霉素等。
(十四)注意种属、年龄、性别的特殊性
1. 大牲畜可个体用药,注射、口服都可以;而鸡等只能群体用药。
2. 反刍动物对水合氯醛敏感,牛对汞制剂敏感;牛、羊、禽对敌百虫敏感;猫科动物对含酚成分的药物(苯酚、复合酚、扑热息痛)敏感。
3. 反刍动物不宜过多使用抗生素,以免干扰胃内正常消化。
4. 幼年和老年动物的药酶活性低,应适当降低用量。
5. 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对药物敏感性高,在发情期、妊娠期、哺乳期慎用泻药,利尿药、子宫兴奋药等。
(十五)注意配伍禁忌
如杀菌与抑菌药联用可产生拮抗,先用杀菌药,再用抑菌药才不会拮抗。
(十六)注意并发症,有混合感染时应联合用药
如治疗呼吸道时,抗生素常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十七)了解临床上的常用药与敏感药,以免盲目用药和无效用药,增加成本和产生抗药性。
(十八)不可忽视辅助药的作用
如鸡发生呼吸道病时,要辅以平喘药、化痰药,止咳药;发生肾传支、法氏囊炎时,要辅以肾肿解毒药、抗脱水药、退烧药,才会取得好的效果。这也是复方制剂通常比单方好的原因。
(十九)把握时机,适时用药
早用药比晚用药好,如鸡群发生禽流感,早用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可收到较好的效果,迟用则效果不好。
(二十)不同给药途径,效果不一样
1. 硫酸镁内服致泻,而静注则产生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新霉素内服可治疗细菌性肠炎,而肌注则毒性很大,严重者引起死亡。
2. 一般来说,对于全身感染,注射给药好于口服给药;饮水给药好于拌料给药。
(二十一)慎用某些药
1、 地塞米松可消炎、抗毒素、抗休克、抗过敏,但也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抗感染能力降低,代谢紊乱,肌无力,骨质疏松,关节障碍,生长不良。
2、 几乎所有的抗病毒药只有在病毒早期感染还没有临床症状时用药,才能抑制一些病毒复制,已有临床症状时,用抗病毒药几乎无效。
3、 磺胺药只有抑菌效果,其药效顺序:SMM>SMZ>SIZ>ST>SD>SMP>SDM>SMD>SM1>SM2>SN
3. 感染部位不同,用药途径不一样。
全身感染注射用药好,肠道感染口服用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