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盖塔病毒(GET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是一种经蚊虫在脊椎动物中传播的虫媒病毒,能够引起的虫媒性人畜共患病,具有重要公共卫生安全意义。1955年首次于马来西亚白雪库蚊中分离出GETV毒株以来,GETV已被证明在欧亚大陆和泛太平洋地区有分布,包括中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我国蚊源GETV分布广泛,存在于云南、甘肃、上海、贵州、山东、辽宁、河南、山西、台湾等十数个省市地区,2024年河南省多个猪场集中爆发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01、病原学
1.GETV基因组包含两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编码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病毒颗粒直径约70nm,具有囊膜和纤突,对酸、碱敏感,50℃以上温度可灭活,但在低温环境中可存活数月。
2.根据遗传多样性,GETV分为4种基因型(Group I-IV),其中Group III(GⅢ型)是当前中国及亚洲地区的主要流行株。
3.该病毒宿主广泛,可感染猪、马、牛、狐狸等多种动物,人类血清中也检测到中和抗体,但尚未报告明确的临床病例。
4.蚊虫(如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等)是GETV的主要传播媒介,形成“蚊子-宿主动物-蚊子”的循环模式。
5.本病流行多在炎热的季节,常见于每年的6~9月份,本病暴发时间多与吸血节肢动物的繁殖高峰期相吻合,气候湿热地区为本病的高流行区域。
02、流行情况
我国于1964年首次在海南省的蚊虫中分离到盖塔病毒,2006年以前,中国只有六个省发现GETV,而在2018年受到GETV影响的省份急剧增加到16个,截至2023年,中国已有22个省份报告病例,呈现从热带向温带扩散的趋势,目前GETV已经在广东、福建、江西、河南、四川等地猪场被检测到,部分省(江西)猪场阳性率已达95.65%,该病毒正悄然蔓延至全国。2024年7月至9月,河南18个市中有12个市、157个县中有21个县确认GETV感染。
03、临床症状
日龄越小发病越重,发病猪初期精神萎顿,发烧(40.6℃~41℃),便秘,中后期出现腹泻,拉黄色稀便(少见水样腹泻),部分有呕吐现象,出现腹泻后10小时左右死亡,未见明显神经症状,腹部、颚下、口鼻处皮肤可见发绀现象,指压褪色,发病率超过40%,病死率超过50%。
1.新生仔猪
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热(>40℃)、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精神沉郁及腹泻,部分病例可见全身性皮疹,死亡率可接近100%。尸检显示间质性肺炎、脑炎等病理变化;10日龄以上小猪:可能出现精神颓废、发热、食欲减退、日增重显著下降等,耐过仔猪发育不良。
2.母猪繁殖障碍
妊娠母猪流产、早产、产死胎或返情率增加,流产率可能达到15%~25%,集中于妊娠60~90天。死胎率可能在10%~15%之间。部分病例伴随轻度厌食,尤其在妊娠中后期感染时风险显著升高;
3.成年猪
部分病例表现为短暂发热(38.5-41℃)和淋巴结肿大,但症状较轻且恢复较快;
4.其他症状
包括神经症状、发热、跛行等。在重型感染病例中,猪可能出现超高热、常规退热药无效,伴随转圈运动、角弓反张、突发性抽搐等神经症状,哺乳仔猪的死亡率可能高达50%~70%。母猪感染后体温可能升高至39.5~41.5度之间,持续3~5天,并可能诱导关节炎的发生。
04、防控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也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应采取综合性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进行防控。
1.加强猪场生物安全
尤其是产房的工作人员,进出产房一定要做好消毒与防护,防止交叉感染,生产区外走廊可用3%烧碱每天消毒1-2次,同时惠氯威1:100倍稀释后每周2-3次带猪消毒,清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盖塔病毒。
2.猪场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确保猪舍内没有蚊蝇,可定期喷洒杀虫剂减少病毒传播媒介。种猪可用阿乐威(0.5%莫西克丁浇泼液)15-20ml进行背部浇泼驱虫,防止疥螨、蜱虫等体表寄生虫的感染。
3.发病仔猪应及时隔离病对症治疗或者及时淘汰处理。
01、病原学
1.GETV基因组包含两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编码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病毒颗粒直径约70nm,具有囊膜和纤突,对酸、碱敏感,50℃以上温度可灭活,但在低温环境中可存活数月。
2.根据遗传多样性,GETV分为4种基因型(Group I-IV),其中Group III(GⅢ型)是当前中国及亚洲地区的主要流行株。
3.该病毒宿主广泛,可感染猪、马、牛、狐狸等多种动物,人类血清中也检测到中和抗体,但尚未报告明确的临床病例。
4.蚊虫(如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等)是GETV的主要传播媒介,形成“蚊子-宿主动物-蚊子”的循环模式。
5.本病流行多在炎热的季节,常见于每年的6~9月份,本病暴发时间多与吸血节肢动物的繁殖高峰期相吻合,气候湿热地区为本病的高流行区域。
02、流行情况
我国于1964年首次在海南省的蚊虫中分离到盖塔病毒,2006年以前,中国只有六个省发现GETV,而在2018年受到GETV影响的省份急剧增加到16个,截至2023年,中国已有22个省份报告病例,呈现从热带向温带扩散的趋势,目前GETV已经在广东、福建、江西、河南、四川等地猪场被检测到,部分省(江西)猪场阳性率已达95.65%,该病毒正悄然蔓延至全国。2024年7月至9月,河南18个市中有12个市、157个县中有21个县确认GETV感染。
03、临床症状
日龄越小发病越重,发病猪初期精神萎顿,发烧(40.6℃~41℃),便秘,中后期出现腹泻,拉黄色稀便(少见水样腹泻),部分有呕吐现象,出现腹泻后10小时左右死亡,未见明显神经症状,腹部、颚下、口鼻处皮肤可见发绀现象,指压褪色,发病率超过40%,病死率超过50%。
1.新生仔猪
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热(>40℃)、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精神沉郁及腹泻,部分病例可见全身性皮疹,死亡率可接近100%。尸检显示间质性肺炎、脑炎等病理变化;10日龄以上小猪:可能出现精神颓废、发热、食欲减退、日增重显著下降等,耐过仔猪发育不良。
2.母猪繁殖障碍
妊娠母猪流产、早产、产死胎或返情率增加,流产率可能达到15%~25%,集中于妊娠60~90天。死胎率可能在10%~15%之间。部分病例伴随轻度厌食,尤其在妊娠中后期感染时风险显著升高;
3.成年猪
部分病例表现为短暂发热(38.5-41℃)和淋巴结肿大,但症状较轻且恢复较快;
4.其他症状
包括神经症状、发热、跛行等。在重型感染病例中,猪可能出现超高热、常规退热药无效,伴随转圈运动、角弓反张、突发性抽搐等神经症状,哺乳仔猪的死亡率可能高达50%~70%。母猪感染后体温可能升高至39.5~41.5度之间,持续3~5天,并可能诱导关节炎的发生。
04、防控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也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应采取综合性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进行防控。
1.加强猪场生物安全
尤其是产房的工作人员,进出产房一定要做好消毒与防护,防止交叉感染,生产区外走廊可用3%烧碱每天消毒1-2次,同时惠氯威1:100倍稀释后每周2-3次带猪消毒,清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盖塔病毒。
2.猪场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确保猪舍内没有蚊蝇,可定期喷洒杀虫剂减少病毒传播媒介。种猪可用阿乐威(0.5%莫西克丁浇泼液)15-20ml进行背部浇泼驱虫,防止疥螨、蜱虫等体表寄生虫的感染。
3.发病仔猪应及时隔离病对症治疗或者及时淘汰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