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传染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如何搞定猪口蹄疫?掌握病毒特性,学会快速诊断

来源: 猪业科学   2025-08-28 15:21:32   查看:  次

  猪口蹄疫是由猪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偶蹄动物,包括猪、牛、羊等,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可造成猪的蹄部、口腔、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和溃烂,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仔猪一旦感染猪口蹄疫,在还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时,即会死亡,死亡率能够达到100%,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猪口蹄疫病毒还存在多个血清型和亚型,抗原变异性强,这使得猪口蹄疫的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深入了解猪口蹄疫病毒特性,掌握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并制定科学有效的紧急防控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猪口蹄疫疫情至关重要。



  1、猪口蹄疫病毒特性

  1.1形态结构

  猪口蹄疫病毒属于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球形或六角形,无囊膜,直径约为20~25 nm;病毒衣壳由60个相同的蛋白质亚基组成,这些亚基围绕中心轴按五重、三重和两重对称轴排列,形成二十面体对称结构;病毒衣壳蛋白主要包括VP1、VP2、VP3和VP4四种结构蛋白,其中VP1是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与病毒的免疫原性和细胞受体结合密切相关,也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关键蛋白。

  1.2理化性质

  猪口蹄疫病毒对环境因素较为敏感,病毒在pH为6.5~7.5的环境中相对稳定,当pH低于3.0或高于9.0时,病毒会迅速失去感染性;该病毒对高温敏感,56℃30 min、60℃15 min即可将其灭活,但在低温条件下,病毒可长期存活,如在-60℃至-20℃环境中,病毒可存活数年,此外,猪口蹄疫病毒对脂溶剂(如乙醚、氯仿)不敏感,但对氧化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酸类(如柠檬酸)和碱类(如氢氧化钠)等消毒剂较为敏感。

  1.3基因组特征

  猪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约8.5 kb,基因组由5'非编码区(5'UTR)、开放阅读框(ORF)和3'非编码区(3'UTR)组成,其中5'UTR含有大量的二级结构,对病毒的复制和翻译起调控作用;ORF编码一个多聚蛋白,该多聚蛋白在病毒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为多个成熟的蛋白,包括结构蛋白VP1-VP4和非结构蛋白2A-2C、3A-3D等,这些蛋白在病毒的复制、装配、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UTR主要参与病毒RNA的稳定性和复制起始。

  1.4血清型分布

  猪口蹄疫病毒共有7个血清型,分别为A、O、C、Asia1、SAT1、SAT2和SAT3,各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在猪口蹄疫的流行中,O型、A型和Asia1型是较为常见的血清型,其中O型口蹄疫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养猪业危害最大,不同血清型病毒的抗原性和致病力存在差异,这也增加了疫苗研发和防控工作的难度。

  2、猪口蹄疫的快速诊断方法

  2.1免疫学诊断方法

  2.1.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是目前猪口蹄疫诊断中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学方法之一,该方法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酶标记物催化底物显色来检测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根据检测目的的不同,ELISA可分为间接ELISA、竞争ELISA和夹心ELISA等。间接ELISA主要用于检测猪血清中的猪口蹄疫病毒抗体,可评估猪群的免疫状态;竞争ELISA则常用于检测猪口蹄疫病毒抗原,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发病猪。ELIS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批量检测等优点,但也存在检测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3 h)、需要专业仪器设备等缺点。

  2.1.2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一种基于胶体金标记的免疫诊断技术,该技术将胶体金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金标抗体,当金标抗体与样品中的抗原结合时,会在检测膜上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条带。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具有操作简便、快速(10~15 min即可出结果)、无需专业仪器设备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养殖场和现场快速筛查猪口蹄疫,但该方法的灵敏度相对较低,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常作为初步筛查方法,对于阳性样品还需进一步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确诊。

  2.2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2.2.1实时荧光定量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基于核酸扩增的定量检测技术,该技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探针,当PCR扩增过程中探针与目标DNA结合时,荧光信号会随着PCR产物的增加而增强,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度可以实时监测PCR反应进程,并对样品中的病毒核酸进行定量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1~2 h)等优点,能够在病毒感染早期检测到病毒核酸,是目前猪口蹄疫病原检测的常用方法之一,但该方法对实验室条件和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且检测成本相对较高。

  2.2.2等温扩增技术

  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类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核酸扩增的技术,主要包括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等,以LAMP为例,该技术利用4~6条特异性引物,在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在60~65℃恒温条件下对目标核酸进行快速扩增,通过观察反应体系中荧光信号或白色沉淀的产生来判断结果。等温扩增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反应速度快(30~60 min)、对仪器设备要求低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实验室和现场快速检测猪口蹄疫病毒。




  3、猪口蹄疫的紧急防控措施

  3.1疫情报告与应急响应

  一旦发现猪出现口蹄疫疑似症状,养殖场(户)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诊断,初步怀疑为猪口蹄疫疫情的,要及时采集病料送检,确诊后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明确职责分工,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包括成立应急指挥机构、调配防控物资、组织人员培训等。

  3.2隔离封锁

  对发生疫情的养殖场(户)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进行严格隔离封锁,设置警示标志,禁止人员、车辆和动物随意出入封锁区;对封锁区内的猪只进行全面排查,将发病猪与健康猪进行隔离饲养,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同时,对封锁区内的道路、圈舍、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3.3扑杀与无害化处理

  对于确诊感染猪口蹄疫的猪只及同群猪,应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下进行扑杀,扑杀方式可采用电击、窒息等人道方式,避免病毒扩散。扑杀后的猪尸体及污染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常见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焚烧、深埋、化制等,在进行无害化处理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防止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

  3.4消毒与净化

  对疫情发生场所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可选用过氧乙酸、氢氧化钠、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对圈舍、场地、车辆、用具等进行喷雾消毒、浸泡消毒或熏蒸消毒;同时,对疫区内的水源、饲料等进行检测和处理,确保其安全卫生;在疫情扑灭后,要对疫区进行全面的净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检测,确认无病毒存在后,方可解除封锁。

  3.5紧急免疫接种

  对受威胁区的猪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接种人员应根据猪年龄、免疫状态、体质量情况等确定所选疫苗接种剂量合理性,选择与当地流行血清型相匹配的猪口蹄疫疫苗,按照疫苗使用说明进行接种;紧急免疫接种应在疫情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完成,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同时,要加强对免疫猪群的监测,评估免疫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免疫失败的情况。

  4、结语

  猪口蹄疫病毒独特的特性决定了其传播和致病特点;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是及时发现和控制猪口蹄疫疫情的关键;科学合理的紧急防控措施是控制猪口蹄疫疫情的重要保障,只有深入了解猪口蹄疫病毒特性,掌握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并制定科学有效的紧急防控措施,才能够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减少养猪业的经济损失。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猪口蹄疫病毒的研究,不断优化诊断技术和防控策略,为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