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养猪人物点评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猪侠讯:东北人为什么爱食 大豆酱?

来源: 互联网   2014-03-09 11:44:27   查看:  次

分页标题[/page]

  在关东的历史里,不仅酱曾经是贡品,而且在许多时候它还是一种“社会等价物”。就是说,酱在许多场合下可以当货币来用。根据《满族说部·尼山萨满传》的记述,在旧关东的历史里,酱在相当多的时候就是民间的“货币”。《尼山萨满传》的《尼桑萨满》故事里讲来 ,当尼桑萨满要渡河去阴间为死去的飞扬古讨魂时,就用“三把大酱、三把纸钱”当做了渡河费。尼桑萨满过阴间的每一关时,都是用“三把大酱,三把纸钱”作的买中钱。在故事《尼桑女》里,“三把大酱”变成了“三勺大酱”。在《尼桑萨满传》里,尼桑萨满闯阴城的每一关,用的买路钱则是“三块大酱、三把纸钱“。来 了《尼山萨满传》故事中,尼山萨满在一样 的地方用的也是”三块酱、三把纸钱“。但来 了重要的关口,她用的是“一百束纸和一百块酱”。由于“说部”是东北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讲古”习俗的一种文学延续,因此其中的民间生活色彩应当是有根据的。而且从“说部”的萨满故事中普遍存在用酱做交换的情景判定 ,在历史上关东生活里,肯定 普遍有过用酱去做交易的情景。当然,我们也必须看来 :由于《满族说部》是东北民间的口头文学,是对满族传统的讲古、说史的记录,所以记录者对原“说部”故事的某些词语的了解也许有所不同。因此在关东历史上的人们,究竟是用“把”、用“勺”、用“块”、用“瓮”来进行酱的交易,现在明显是不可考了。但是酱在关东的历史里曾经很重要,曾经是民间的重要“货币”,曾经被作为“等价物”被人们所使用,却是可以肯定 的。

  历史发展来 今天,大豆酱的贡品作用和民间交易作用当然已经消逝了。但是对于关东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来说,酱的意义仍旧 让人着迷。经过历史的长期发展,酱在关东已经形成了盘酱、大酱两个系列的产品(历史上还曾有过“清酱”)。至于说对于豆酱的炒制,则是多种多样。肉酱、鸡蛋酱……等等,反正你想往酱里加入什么,你就会食 来 什么酱。在食 法上,这就是一个聪明问题了。对于外地人来说,在今天的东北地方菜中,蘸酱菜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而对于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来讲,生活中是不能没有大豆酱的。酱不仅能蘸,酱也能焖,酱也能炒……总之,酱香已经渗入了东北的饮食文化,成为了东北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为了一个关于东北的说不完的话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