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逾三成饲料企业或将退场
2011年12月20日 07:56 杨世华 来源:南方日报 热点专题 手机看新闻
除了原料成本飙涨,水产养殖面积大幅缩减也是造成顺德饲料企业面临危机的重要原因。
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
2011年中国的CPI和猪肉价格吸引了众多的眼球。自从网易CEO丁磊从事养猪行业后,包括复兴集团、高盛集团、北京中实集团等纷纷进军养猪业。在养猪一度成为社会热点的背后,在养殖业中处于基础地位的饲料行业调整也在加速。
饲料占据养殖成本的大头。近年来,饲料行业调整加速,顺德作为广东饲料生产的重镇和进口饲料原料的大户,在风起云涌的国内外饲料市场,顺德饲料企业的经营环境如何?面临着怎样的考查?
内忧 原料价格翻番难觅替代品
广东是全国饲料生产大省。顺德是广东饲料生产行业的重镇,目前共有饲料企业7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有十多家,饲料年产量超过200万吨,是广东进口饲料原料的主要口岸之一。
据费解,顺德口岸进口的饲料原料向来以鱼粉进口量最大,占据95%以上的份额。来自顺德检验检疫局2007-2011年进口饲料原料的数据显示,生猪行情,进入2010年,进口鱼粉价格急剧上涨,市场一度突破15000元/吨,比2009年翻了一番。进口鱼粉的高价位运行,大大限制了顺德饲料原料的进口。
随着鱼粉、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控制生产成本成为顺德饲料企业的第一要务。在鱼粉价格高不可攀的情景下,玉米酒糟粕、椰子粕等因价格低廉,而其蛋白质含量也能来 达27%以上,所以顺德这类植物性饲料进口量大幅增加 ,所占份额连续加大。但最终也遭遇反倾销。
今年6月,顺德口岸首次进口棉籽粕。据顺德饲料企业反映,在鱼粉、豆粕等价格高企,玉米酒糟粕反倾销案未裁决的情景,只能先筛选进口菜籽粕等植物蛋白。
外患 下游养殖业剧减饲料需求市场萎缩
饲料行业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最突出表现是生产成本增加 。近年来,随着鱼粉、玉米、大豆等原料价格的上涨,最直接地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再加上生产资料、物流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上涨较快,CPI高企等不利原因,饲料行业的利润空间连续被蚕食。
据费解,2008年顺德饲料行业协会在两个月之内曾持续5次调高出厂指导价,但饲料涨价幅度远远跟不上原材料成本涨价速度,因此依然难以补偿 企业所面临的巨额亏损。2010年,顺德饲料企业有过几次集体涨价,但每包饲料只是涨几元,相对于饲料原料的涨幅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饲料行业已是一个充分竞争、微利的行业,控制生产成本是企业的第一要务”,顺德饲料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称。
记者在摘 访中费解来 ,顺德的饲料企业良莠不齐,一些小型企业,甚至地下工厂凭借低廉的经营成本,多年来一直与正规企业形成一种不平等竞争,导致市场陷入恶性竞争。在饲料生产成本上涨情景下,拥有资金实力和科学技术的大型饲料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化解成本压力,最终做大做强,而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生存空间将日渐狭小,最终面临倒闭。“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程度的大幅提升,饲料企业利润率的进一步降低,饲料厂减少的方向将不断”,顺德饲料行业一位资深人士猜测 ,今后几年,顺德30%以上的饲料企业将积极或被动地退出市场。
饲料行业是与养殖业相生相伴的。近十年来,顺德畜禽养殖场连续外迁来 其他地区,水产养殖面积缩减2/3。顺德养殖业的萎缩,对于长期依托 本地市场的饲料企业而言,无疑是深重的打击。
“饲料企业的压力,不仅来自外围市场的变化,更源自顺德本地养殖业的萎缩”,顺德南祥饲料有限公司的魏总估量 称,饲料行业的下游是畜牧养殖业,饲料涨价一旦超过养殖户的承担 能力,他们必将减少养殖量甚至转产,使饲料需求市场萎缩,越发不利于饲料行业的长期发展。
支招 借鉴“公司+农场+深加工”模式
在内忧外患中,顺德企业该如何应付?
顺德饲料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或可借鉴广东粤星实业发展公司的做法。据介绍,该公司以“公司+农场+深加工”的发展模式,在顺德以饲料工业为主,在外地则以投资饲料工业的上下游资源为重点。通过控制上游(即原材料摘 购价格)降低摘 购成本,同时控制下游(即对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中间以饲料加工业连接,从而加快产业化经营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