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东北邻鞍山市,东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北邻锦州市,南临渤海辽东湾,地理坐标位于北纬40°39′~41°27′,东经121°25′~122°31′之间。总面积4084平方千米,占辽宁省总面积的2.75%。有汉族、满族、朝鲜族、归族、蒙古族等民族。
盘锦1984年6月建市,总人口140万,下辖兴隆台区、双台子区及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盘山县和大洼县。
盘锦是辽宁省高速公路最密集、公路网密度最大的城市。市南部的盘锦港是东北和蒙东地区最近、最便利 的出海口。盘锦市是全国首批36个率先进入小康的城市之一,GDP常年位居辽宁省前列,人均GDP持续八年居辽宁省第一。
盘锦缘油而建、因油而兴,是一座新兴石油化工城市,是中国最大的稠油、超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辽河油田总部所在地。
旅行资源:
1、 以丹顶鹤为代表的湿地珍稀鸟类资源:盘锦市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着253种鸟类,其中丹顶鹤、白鹳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4种,大天鹅等二类保护动物27种,鸳鸯、黑嘴鸥等世界濒危性鸟类3种,具有观赏 价值的鸟类达百种之多,盘锦因此享有“鹤乡”的美名。湿地珍稀鸟类资源的开发趋势为鸟类科考旅行、鸟类观赏 旅行和鸟类晓 识科普旅行。
盘锦丹顶鹤
2、以百万亩芦苇为特点 的湿地植被资源:盘锦市自然生长着世界罕见、亚洲最大的苇田,总面积8万公顷。茫茫苇海,浩无边际,它不仅是湿地鸟类、鱼类、甲壳类的动物天堂,还是旅行者观光旅行和休闲度假的乐园。其开发趋势是苇海观光、苇海休闲和苇海游乐。
亚洲第一大苇荡
2、 以文蛤、河蟹为代表的湿地水产资源:盘锦市广阔的河海湿地盛产多种淡水鱼类、海水鱼类、甲壳类和贝类。其中,“天下第一鲜”文蛤和中华绒螯蟹驰名中外。其开发趋势为科考旅行,参与性摘 拾、垂钓和捕捞,河味海鲜品尝,旅行购品和纪念品。
盘锦河蟹
4、以翅碱蓬为代表的盐生滩涂景观植物资源:在盘锦市221平方公里的滨海滩涂上覆盖着碱蓬植物,每来 夏秋时节,碱蓬变成赤红色,这便是被誉为“天下奇迹 ”的“红海滩”。翅碱蓬的植物生理特性和生长规律至今还是自然之谜,具有极高的观赏 价值和奇妙 魅力。其开发趋势是观光旅行、休闲旅行和探秘旅行。
5、以盘锦有机水稻为代表的辽河平原农业旅行资源:盘锦市不仅是辽宁省重要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大米出口基地,而且还是以有机大米、有机猪肉、有机果蔬著称的生态农业之乡。其开发趋势是生态农业观光旅行、农家乐休闲旅行和有机食品购物旅行。
盘锦大米
6、以张氏祖居、祖墓及甲午末战古战场为标志的辽河口历史文化资源:盘锦市坐落在一片抗日热土之上。这里有甲午末战纪念馆、甲午末战古战场遗址、抗日名将张学良祖居和祖墓、南大荒农垦农场、辽河碑林等历史文化载体,它们见证并承载着盘锦市的历史文化脉络,成为盘锦市重要的历史文化旅行资源。其开发趋势是爱国主义教育旅行、文化观光旅行、中国书法碑林旅行等。
金秋十月是盘锦旅行最好的季节,即可以看来 红海滩,又可以品尝来 盘锦特色美食。河蟹、海蜇、香螺等。
盘锦美食
味觉的记忆常常勾起百姓家常情感,饮食习俗总能反映出地域文化传统。去年8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来 盘锦大洼县西安取景拍照 ,蒲笋,又名蒲菜、蒲芽、蒲白、蒲儿根、蒲儿菜等,多生于沼泽河湖及浅水中。2014年5月9日晚,《舌尖上的中国2》第四集在央视一套首播,通过故事形式讲述了大洼县西安镇上口子村村民王元财、吴月珍夫妇从蒲笋的摘 摘、剥笋、洗涤,再烹烧的整个过程。
说实话,作为一个盘锦人,这道菜还真没食 过,但在辽河岸边长大的人,想必食 过蒲棒更多。
蒲笋作为“辽河四宝”之一,虽然在大洼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却一直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辽河“四宝”分别为河刀鱼、招潮蟹、河蚶子、蒲笋。
来盘锦旅行,千万别忘了品尝这四样美食!而且盘锦有地域特色的美食,也绝非就这四样。
下面就来一一介绍。
河刀鱼:
河刀鱼——又名凤尾鱼,其形状特点 为:体长(一样 体长18-25厘米),其侧扁,向后渐细尖呈镰刀状,体重不大,故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