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厚美沙洲上的猪场,位于乌龙江和闽江交叉处,猪场污染福州市民饮用水源,上街镇政府去年承诺拆除,却没有动静,猪越养越多;我省私人猪场多,规模小投资少,生猪行情,猪粪变废为宝技术普及遭遇阻碍
沙洲上的猪场不仅破坏环境,还污染了乌龙江水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6月6日讯(记者 涂明 王浩志 文/图)
关注理由:
乌龙江南岸江中的厚美沙洲,位于闽江与乌龙江的交叉口,这个交叉口是福州市民饮用水水源,如今却饱受猪粪污染。沙洲上长期存在的一个养猪场污染江水,去年经媒体曝光后,上街镇政府曾表态今年拆除,省环保厅也曾发函请求尽快处理,可半年过去了,猪场不仅没拆,还越做越大。邻近居民纳闷:闽侯拆了那么多猪场,为何单单这个如此难拆?有哪个猪场比污染福州水源的猪场危害更大?
因为用水、排污便利,闽江、乌龙江流域的猪场层出不穷,一味拆除移 迁,真能解决问题吗?猪粪无论来 哪里,都会造成污染。目前,将猪粪变废为宝的技术日趋成熟,既能创收,又解决了猪粪污染难题,这样一举两得的举措,为何我省难以普及?
邻近居民说,猪的排泄物从这里直排乌龙江
现场暗访
乌龙江边猪场粪水直排江里?
6月4日下午,记者来来 位于闽侯县上街镇的碧水琴湾小区。小区南临乌龙江支流,厚美沙洲坐落于江中,风景如画,可风一吹过,一股臭味从沙洲的趋势扑面而来。小区的业主们指着对岸的沙洲说:“猪场就在那,还没拆。”随着天气变热,猪粪臭味越来越浓,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随后,记者驱车来来 厚美沙洲上,沿着满是猪粪味的小径来来 这家养猪场。猪场有3个猪棚,每个猪棚有30多个猪栏,粗略运算 ,整个猪场有上千头猪,而去年,这家猪场仅养猪600余头。
猪场里一个人都没有,记者发觉,猪粪顺着明渠排出后,流入埋在地下的管子里。据邻近居民说,这个猪场紧靠江面,地下暗管直通乌龙江。这个沙洲位于乌龙江和闽江的交叉处,这个交叉口是福州市民的饮用水水源,猪粪往江里排,对大家的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威逼 。不过,去年记者摘 访该猪场老板时,他表示猪粪是顺着管子排进粪池,作为菜地施肥之用,并没有排进闽江。但邻近居民说,猪场的化粪池难以容纳1000多头猪的排泄物,况且“就算猪粪未直排乌龙江,但屯积在粪池中的猪尿猪粪也会渗入地下,最后还是流进江水中”。
沙洲上的检查岗空无一人,消逝不见
据沙洲邻近的小区居民介绍,2010年,他们就通过各种途径反映沙洲猪场污染的事,一直未得来 解决。省环保厅执法人员检查时发觉,该猪场距离乌龙江干流不足500米,位于禁养区。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应尽快移 迁、关闭、拆除。
去年,上街镇政府归复,他们已在全镇范畴内展开猪栏拆迁清理,累计投入经费1600多万元,沙洲养猪场已列入2012年重点整治范畴。当时该镇一副镇长说,2011年拆了很多猪栏,经费花了很多,要等来 2012年经费下来后再拆沙洲这个点。他们会在沙洲上设检查岗,派专人24小时值班,对猪场实行“只出不进”的治理原则(只能把猪运出去,不能从外面将猪苗运进来),2012年一定将该猪场拆除。
可是,在邻近居民看来,上街镇政府已食言。一是目前检查岗空无一人;二是他们曾频繁目睹有车把猪苗运进猪场;三是来 目前为止,仍无拆除动静。6月4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来 厚美沙洲时,发觉去年设的检查岗不见了,也没有人在值勤。
部门说明
猪场危害如此大为何移 不走?
对于上街镇政府的挈 延,邻近居民纳闷:“拆了多家猪场,但为何这家危害如此大的不拆呢?”
昨日,上街镇政府有关人士说明说,其他猪场好拆,是因为养猪户比较配合。而厚美沙洲猪场的老板向镇政府提出的条件很苛刻:猪场每平方米补偿300多元、100多头母猪按照每头1万元的价格补偿、给他们在上街镇其他地方批一块地养猪。这些条件,当地政府是无法允许的,不仅补偿金额太高,而且整个上街镇都被划入禁养区,无法给他们划地养猪。由于对方态度强硬,镇政府不敢强拆,而且没有其他单位乐意配合拆除,镇政府势单力孤。
有关人士还说,今年一定会拆除猪场。目前,准备先摘 取断路的办法,将沙洲与岸上的道路拦截掉,不让猪场里的生猪运进运出。
据传言,该猪场老板是上街镇政府或闽侯县政府干部的亲戚。不过,上街镇政府对此予以否认。
记者察看
养猪与环保矛盾真无法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