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现代养猪的六个新理念

来源: 互联网   2014-07-08 19:12:41   查看:  次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现代养猪的六个新理念[/page]

现阶段农村正在大力推广两品种(系)杂交,即筛选生产性能高的引进品种(系)为父本(公猪良种化);筛选分布广、数量多、繁育 性能高、适应性强的本地品种为母本(母猪本地化),产生的一代杂种供育肥用(肥猪一代杂种化)。实践证明:由于杂种断奶窝重大、增重快、省饲料、经济效益显著,能增加 农民的养猪收入和促进养猪生产的发展,深受农民的欢迎。

(2)三元杂交。就是把两个不同品种(系)杂交所产生的一代杂种母猪,与第三个品种(系)的公猪交配,即得来 三品种(系)杂交后代。三品种(系)杂种应全部作商品猪育肥用。它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杂交母本在生活力与繁育 力上所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同时充分体现出父本的某些有效经济性状(如饲料酬劳高、瘦肉率高等),从而获得经济价值更高的商品育肥猪。

此外,杂交还可选用其它杂交方式,诸如双杂交、轮归杂交、近交系杂交等。

2.搞好猪的杂交。

(1)筛选最优杂交组合。不是任何两个品种杂交都能产生杂种优势,而且,杂交组合不同,杂种优势表现的程度就有大有小。必须通过频纷杂 交组合试验和生产实践来确定最优杂交组合。

(2)加强杂交猪的饲养治理 。饲养治理 对杂交优势的表现影响很大。因此饲养水平必须相宜,以便充分发挥杂交的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收来 费省效宏的成效。

(3)注意本地猪的选育。当前,各地在推广猪的杂交,多以本地猪为母本。引进良种猪(长白、杜洛克、汉普夏、大约克夏)为父本。但是,在部分地区有只器重本地猪的利用而忽视本地猪的选育的顺向,滥用杂种公、母猪作种,长此下去,势必造成品种混杂,本地猪种源散失,影响今后杂种优势利用的进一步开展。为此,在开展猪杂交的地区,必须同时做好本地猪保种和选育工作,有条件的可以多种形式建立纯繁基地。

(4)严厉交配制度。无论是二元杂交或多元杂交,都要执行严厉的交配制度和程序,反常 是三元以上的复杂杂交,更不能乱套。否则,不仅不能获得杂交优势和理想的经济效益,相反还会产生劣势,接至带来不必要的经济缺失 。

五、生态养猪

生态养猪是指养猪户既要发展养猪业,中国养猪网,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建立粪便与污水处理设施,不经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1.发展立体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所谓立体农业就是变单一农业为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农业,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一业为主就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养猪业为龙头,结合养禽、养鱼等饲养业带动林果业的发展。多业并举就是依靠 农业的发展,带动加工业包括饲料工业、屠宰加工业、肉制品深加工、果蔬深加工等第二产业的发展,进而孕育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产生 ,来 达以工补农、以贸促农的目的。

2.产业化经营是生态养猪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养猪业的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互相促进的机制,迅速推进养猪业向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即最终实现适度规模生产,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因此,当养猪生产发展来 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必须把工作重点转入市场体系的建立,涉足生猪流通领域,配套和完善养猪的市场体系,走养猪产业化的路子,务求从根本上解决猪的销售问题,解决养猪的后顾之忧,然后再归过头来连续 发展生产。只有这样,发展生态养猪业者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谈得上实现可不断发展。

3.完善体系建设、促进生态养猪的健康发展。养猪生产处在原始农业生产的状态下,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不显然的,但当养猪生产发展来 大规模集约化生产阶段时,科学技术就会发挥出不可忽视的庞大作用;21世纪的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养猪技术也随之发生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变化。由于人类物资文明的发展,对健康、长寿越来越器重,因而对食品质量的请求也越来越高,从畜牧业的角度来讲,高品质的动物食品不仅各项营养指标必须保证,更重要的必须做来 无毒、无害、无污染,或者将它们降至最低限度。近年来正在世界各国兴起“生态养猪”,正是人们在可不断发展的视野下,立足环境保护,器重人类健康的一项综合性成就。要发展生态养猪、促进养猪业的可不断发展,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体系:中国养猪网。

(1)建立和完善生态养猪的技术、治理 体系。要从事生态养猪,并保证其健康发展,第一 必须要有一支高素养的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和经营治理 队伍,切实建立和完善生态养猪的技术和经营治理 体系。否则,生态养猪就无法实施,养猪业的可不断发展也只将是一句空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