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深圳来说,虽然与房地产、新兴产业相比,传统的养猪业或许不能为城市创造多少经济指标,但值得进一步摸索 的问题是,城市发展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追求GDP数据、官员政绩,还是为了让百姓更幸福地生活?
如果 只盯着经济高速奔跑,而武断地将养猪业驱逐出深圳,或许可以为寸土寸金的深圳腾出地段发展其他高利润产业,但深圳人日常食 猪肉的需求,明显将遭遇现实逆境——其他城市输送过来的猪肉,价格肯定 比源于本地的猪肉昂贵,虽说深圳人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内地,但不能否认深圳也有很多贫困潦倒的底层人士,他们也需要食 肉,如果猪肉价格连续攀升,他们的餐桌上或许将难见荤腥。
不晓 这些现实问题,相关领导在全盘考虑深圳更好的发展前景时,有没有认真考虑过?如果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底层百姓的幸福指数,那么就等同于将这个阶层遗弃。这显然不是一个城市“父母官”该有的态度。
其实,把经济指标与民生利益放在同一架天平上时,孰轻孰重,并不是一个难辨论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说:“人们来来 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毋庸置疑,城市的涌现,标志着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反常 是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的请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城市治理 者渴望 自己治理 的城市成为宜居城市、幸福城市的想法并没有错,但来 底什么才是宜居、幸福?恐怕漂亮的经济数据说了不算数,只有身处其中的市民说了才算数。
归来 深圳“驱猪”一事,看似作为低端产业的养猪业,与一个现代文明城市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作为深圳的主政者,何不发扬经济特区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帮助和扶持养猪业逐步规范,进而为城市增光添彩呢?这样一来,深圳人食 猪肉的问题,就不必完全依靠“通过区域合作、在内地城市建立‘菜篮子工程’等措施来解决”了,毕竟这是事关老百姓的食 肉大计。
总而言之,城市不能只为了环境卫生与GDP增长的面子,而忽略了民生利益的里子。否则,即使街道越拓越宽、高楼越建越多、天空 越来越蓝、经济数据越写越漂亮、城市这个“煎饼”越摊越大,也难掩身处其中的平头百姓内心的一份焦急,因为谁也说不好,不定哪天自己就被回入了“挈 城市发展后腿”的人群,被这个城市无情地遗弃。
● 结语
“活在世上想成仙,站在地上想登天”,用这句民间俗语 来形容深圳驱赶养猪户,恐怕再贴切不过了。其实,城市的发展与养猪业绝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要有规范的治理 ,养猪业也可以提高利润,带动经济发展,并不一定非得将其“赶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