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安全猪肉的现实8问

来源: 互联网   2014-05-17 22:46:33   查看:  次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安全猪肉的现实8问[/page]

YNET.com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安全猪肉的现实8问

2013/03/26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董晓莹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安全猪肉的现实8问

(1 /1张)

  当目光从新闻中的江漂死猪,归来 我们身边的现实——归来 楼下超市,归来 价签跟前,归来 自家餐桌……关于安全的猪肉,你心里有没有不解的问号?反正我有。柜台前不相识的阿姨、蜀黍、帅哥美女,含模糊糊搞不清楚的问题一并带上,去问专家——

  本期特邀专家:阮光锋 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项目主管

  问题1:现在市场上的猪肉名目多样,普通猪肉、无公害猪肉、绿色猪肉、有机猪肉等,它们在营养上有多大区别?

  猪肉从养殖、加工生产、贮藏来 运输过程中都需摘 用无污染控制,根据无污染控制标准的不同,分为无公害猪肉、绿色猪肉及有机猪肉。通常认为无公害猪肉、绿色猪肉及有机猪肉的安全质量级别会高于普通猪肉,但是这几种猪肉是否比普通猪肉更有营养,就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很多研究发觉,有机食品(包括猪肉)其实也不一定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无公害、绿色猪肉基本也不会比普通猪肉更有营养,之所以会更贵,主要还是因为执行的标准更高,成本也高一些。

  问题2:排酸肉更有营养吗?

  猪屠宰后,不经冷却加工,直接销售的即为热鲜肉。其实,猪屠宰后,肉要经过僵直期、解僵期和成熟期。猪被宰杀后,其肌肉组织会在几个小时内因收缩而逐步 变得僵硬,即僵直期。这个时候的口感最差,煮后汤汁也比较浑浊,味道也不够鲜美。

  但如果把肉放在0-4℃储存一段时间,肉就会缓缓恢复柔软,这就是肉的成熟过程,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排酸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肉里蛋白质轻微分解可使肌肉嫩化,肌肉中储存的糖原被降成乳酸,还会产生大量鲜味物质,使肉越发成熟和嫩化。肉经过这样一个“成熟”过程,才变成美味的排酸冷却肉,在超市的冷柜里存放销售。

  所以,排酸肉实际上就是冷却肉。需要提醒的是,猪肉经过冷却排酸成熟过程后,很容易受来 细菌的影响而发生质变,所以,消费者买排酸肉归家后就应该尽快食 掉,实在食 不完,要及时冷藏,否则容易变质。

  现在国家对畜肉的治理 也越来越严厉,热鲜肉由于口感不好,而且往往也可能有更多的细菌滋生、安全风险更大,只有一些小型屠宰场及个别农村会有销售。大多超市卖的都是冷却排酸肉。如果商家过度宣传“排酸”甚至还以此抬高价钱,则大有忽悠消费之嫌。排酸肉在营养成分上和普通肉基本是一样的,主要区别是排酸肉食 起来口感会更好。

  问题3:黑山猪凭啥卖得贵?

  至于黑山猪,其实是另外一种品种的猪,它的皮肤为黑色,大部分是野生的,不过最近几年有很多人开始养殖。黑山猪肉脂肪含量低一些,蛋白质含量更好,养猪论坛 ,也就是说黑山猪肉的瘦肉更多。最近几年,肥胖等慢性病人越来越多,从减少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和饱和脂肪方面来考虑的话,黑山猪肉的营养价值比普通猪肉是要好一些。但是,黑山猪肉的脂肪还是比鱼肉、鸡胸肉等多一些。另外,黑山猪之所以蛋白质含量高一些而脂肪含量低一些,主要是因为它们之前大部分是野生,运动量比较大,随着人工饲养的越来越多,黑山猪估量 也会变成大胖子了。

  问题4:猪肉的食用和储存,怎样才科学?

  不同部位的肉,不仅营养价值差异很大,烹饪的成效也有很大不同。购买之前,先弄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菜,然后按需求筛选肉的部位。对猪肉来说,里脊瘦肉最多,适合制作炒肉丝;后臀尖适合做肉片和肉丝;前肩适合制作炖肉;五花肉的脂肪含量最高,适合用来制作归锅肉和农家小炒肉;排骨适合用来煲汤。储存时最好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里冷藏或者冷冻,因为低温可以抑制蛋白酶的活性,还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问题5:生肉冷藏后,为何出血水?

  买归家的肉放冰箱冷藏,一段时间后会有水样的液体溶出,其实,这就是肉自溶产生的物质,自溶时的蛋白质分解会产生水和一些游离氨基酸,造成氨基酸的缺失 ,其实也是营养的缺失 。

  猪肉买归家,特别是冷却排酸肉,大多已经快来 或者已经来 了成熟期了,成熟后的猪肉如果连续 储存就会进入自溶状态,如果储存条件不当,肌肉组织的蛋白酶活性会增强而发生组织强烈分解,造成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还产生硫化氢等气味难闻的物质;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又是微生物良好的食物来源,这会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加速肉的腐败。

  问题6:冷冻储存 是不是没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