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仔猪白痢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哺乳仔猪常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凉山各地周年四季均有发生。以1 5~30日龄仔猪发病率最高。1.病因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杆菌,猪出生后几小时,就通过吮乳进入机体终身寄居,并成为消化道常态菌群,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拮抗作用。当猪的抗击力下行时,病原性大肠杆菌就大量繁育 引起仔猪发病。2.症状病猪食欲下行,怕冷,腹泻。粪便呈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腥臭。严重时水样下痢并混有气泡。苕治疗不及时,5~6天可死亡。一样 无体温反应。3.防治措施摘 取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预防仔猪白痢病。母猪产仔前应作好圈舍常规消毒,母猪奶头用0.1%高锰酸钾热溶液或热肥皂水清洗。如母乳不足时,可喂给粥状精饲料,切不可任其乱食 脏物或饮 污水。加强仔猪饲养治理 ,增强抗病力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治疗方法:(1)痢特灵,0.2~0.5克/次,每天灌服2次,连用3~5天。(2)磺胺脒,1克/次,每天灌服2次,持续3天。(3)氯霉素0.25克或合霉素0.5克,每天灌2次,持续3天。(4)车前草和石榴皮各50克,炒黄后磨成粉末饲喂哺乳母猪。(5)炒高粱粉50~100克浸水喂仔猪,每次适量,每天1次连用3天。
(五)猪传染性胃肠炎本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严重水样腹泻和失水为特点 。主要经消化道和唤 吸道感染。特别以10日龄内仔猪发病率最高,可达100%,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不高,但病猪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或成为"僵猪",母猪流产,泌乳量减少,肥育猪掉瞟严重,对养猪业危害庞大。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常与引进带毒猪和病猪密切相关。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各种脏器、体液及排泄物中。病猪和带毒猪是重要传染源。康复猪带毒时间长达2-3个月。病毒污染饲料、饮水、尘埃飞沫,经消化道和唤 吸道传染。2.症状本病埋伏期短(1~2天),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至全群。仔猪突然发病呕吐,继而频频水样腹泻,粪便黄色、绿色或白色,夹杂气泡,恶臭。病猪极度口渴,显然脱水,体重迅速减轻,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10日龄内仔猪多在1周内死亡,解剖可见肠壁菲薄如纸。随日龄增加 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 降低。病愈仔猪发育不良。3.防治措施第一 不从疫区或发病地区引进猪只,并做好日常卫生及消毒工作。圈舍用30%草木灰水或0.2%烧碱热溶液烫洗。应加强猪群饲养治理 ,提高猪体自身免疫力。治疗本病尚无特效药,预防可参照"仔猪副伤寒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