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渔业的特性、尊重渔业的特性则至关重要。例如,水产养殖品种的不稳定性。粮油和肉蛋奶的品种相对于水产品种多样性而言,总体是稳定的,其种植养殖技术也是相对稳定的。水产生产中除四大家鱼养殖具有较大规模,品种基本稳定之外,其余养殖品种的生命周期很短,物种更换周期短速度快,很难形成全国性的大宗品种生产规模。这是由水产物种的多样性特性和消费者对水产品消费的需求决定的。再例如,野生遗传资源依赖性。重要农产品的种质遗传资源基本实现了人工化生产,种子生产不再完全依赖天然遗传物质。水产生产中,捕捞业完全依赖野生生物资源,依赖自然生态环境。水产养殖业也基本依赖野生遗传资源,苗种生产仍然离不开野生资源的补充。还比如,执行非农产品国际贸易规则特性。虽然我国养殖业在渔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WTO至今尚未有法律性的文件将渔业养殖产品列入农业协议的产品范畴。加工产品按国际惯例视同工业产品。渔业的前向及后向产业,如苗种、饲料、鱼药、渔机、渔船等行业理论上也属工业产业。因此,在规划发展、制定政策、确定投资的时候,不仅要强调渔业与“三农”各产业的共性,同时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渔业的特性;既要学习借鉴“三农”各产业发展的优秀经验,还要符合渔业发展的本身规律;不仅要推动公益性环节的整合,更重要的是看到产业体系内的整合;不仅要看整合对综合部门管理方便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整合要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迅速,工业化的成果将广泛应用和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不仅将大大提升农业的装备水平,还将大大推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文章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