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摘 访期间,很多返乡过年的年青人告诉记者,目前一部分农民都成了城镇居民,他们中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城里的产业工人,他们也逐步 淡出了农村的生活,根本没有养猪的概念了。
规模养殖 取代散养
镇安县北城社区居民历来有养猪的传统,他们离县城近,靠打豆腐谋生,豆渣就是最好的喂猪饲料,以前每户出栏生猪都在10头左右。但居民养猪没有规模,光赔钱,大多数人就舍弃 了。生猪散养户吴新志眼看着自己喂猪赔钱,而邻近一家大型标准化养猪场却在赚钱,才和老伴商量改建了这个小型养猪场年出栏生猪50多头左右。“像我这样的小型养殖场村里也只有两三家,还是在人家大型养猪场的带动下,依靠合作社模式建成的,所以不怕猪肉掉价。”老吴介绍,他一年还能赚来 五六万,没有以前养几头猪那样亏本了。
而在距吴志新家不远处的栗园村修建的创盛无公害万头生猪养殖场里,大型沼气池高高竖立,一排排蓝顶白墙的圈舍整齐罗列,圈舍之间绿色植物生机盎然,老远听来 场里生猪嗷嗷直叫。该场治理 人员介绍说,创盛肉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猪定点屠宰、肉品分割、父母代种猪繁育、畜产品经营为一体的畜牧龙头企业。为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推进生猪产业化进程,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思路,投资1700万元,在结子乡栗园村租用土地50多亩,建设万头无公害生猪养殖场。创盛肉食品公司万头生猪养殖场目前年出栏生猪1万头,实现销售收入1245万元,创利税318万元,还可带动当地数百户群众增收致富。
“养猪—猪粪—沼气—发电—有机肥—绿色食品—养猪,这是规模化生猪养殖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典范。”治理 人员指着远处的沼气能处理厂说。他介绍,规模化养殖走环保之路不仅能得来 政府的扶持,养殖成本显然低于散养户。
在调研中得晓 ,规模养猪户在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引进良种猪、饲养能繁母猪等方面都得来 国家的大力扶持,自繁自养生产模式比散养户具有规避市场风险的优势。规模化养殖户都是大批量摘 购饲料原料,能取得比市场价格低的价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饲养成本;而散养户饲养生猪,大多都是自家粮食就地转化,粮食价格却稳步上涨,部分散养户更乐意直接出售粮食,而不乐意投入劳动力养猪。
调查后,我们发觉普通散养户在猪种选取、饲养条件、饲料配比等方面主要依靠以往的体会和习惯,疫病防控、科学饲养等方面仍不来 位,一旦遇来 疫情爆发,难免束手无策;而规模养殖户技术请求高,从建立饲养场开始,就摘 取了修建消毒池、紫外线杀菌室等一系列的措施严厉防止疫病输入,洁净整洁的饲养环境也大大降低了疫病爆发的可能性。科学的饲料配比、按时按量注射疫苗又增强了生猪的抗击力。市农业局畜牧科相关人员介绍,规模养殖户效益比散养户更有保证 ,所以很多散养户筛选舍弃 ,个别转型扩大养殖户规模,目前我市生猪70%都来自于规模化养殖企业。据悉,目前中国生猪规模化养殖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差得很远,随着国家对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大力推广,养猪网,规模化养殖必将取代农村散养户,生猪养殖走产业化发展已是必然筛选。
散养猪进入高端市场
散养户的存在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与技术基础之上的。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限制连续放松,农村种植业的规模化生产比重连续上升,农村中小块土地的经营方式被逐步 打破,生猪散养的基础也就逐步 消逝。但是由于农村散养户猪肉大都是用粮食和青草喂养,生猪生长周期常,猪肉口感好、品质高也受来 不少消费者喜欢,他们甚至掏高价钱来购买,这也让少量的散养户看来 了养猪致富的渴望 。
调查中,一些在城里上班的人们表示,他们比较喜爱食 猪肉,每年都和偏远农村的生猪散养户签订协议,让农户用粮食和青草喂养,年底了便从农户那里买来整头生猪,与亲朋好友共同分享。虽然要价钱高出市场很多,但他们觉得农村散养的生猪食 不但无公害让人放心,而且食 起来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贵点没啥。
调查人员从网上也发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地方涌现了天价猪肉,而且销售很好的情景。这些天价猪肉很多都是来自于生猪品种优良、出栏时间长,喂养量少质高,绝大多数要靠农村这种无污染散养的方式来完成。对此,我市长期关注生猪养殖的相关部门人员说,以后四五十元的高档猪肉很可能让农村散养户转型为高档猪肉生产者,这让一些散养户连续 保留,并致富的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