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需更灵活。张书豪提出,目前政府对生猪的补贴主要体现在能繁母猪上。然而,在价跌时用补贴来刺激母猪养殖,掌控不当,就会造成仔猪过量而导致下一轮市场过剩。如何让补贴更科学?他建议,当生猪价格走低时,为减少养殖户缺失 ,保护其养殖主动性,应重点补助出栏肥猪。此外,政府还应从市场收购上进行调控。价低时以成本价收储肥猪,价高时及时投放收储肉平抑市价。
要延长产业链,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养殖仅占20%。业内专家介绍,养猪组织化程度较低,造成生猪生产、加工与销售的脱节,供需失衡就会导致游资介入,从而加剧市场震荡。秦英林介绍,牧原公司现在已形成了一条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完整的封闭式生猪产业链,这样不但大大节省了成本,也使食品安全更有保证。现在,这家集约化养猪规模居全国前列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景下正逆势发展。(记者 曲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