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反常 指出的是,在西方,尽管通过食物试验确认的过敏性食物在市场上销售量可能很低,但在销售时还是应该对该种食物加以明确的标签标识,指出该食品在皮肤试验和食物试验中确认含有的过敏性蛋白质,以保证消费者的晓 情权。同时应保证标签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不改变或脱落,并考虑有些消费者读不懂标签的情景。我国也已在这方面作了相应的立法。
2.2 毒性评判
许多食品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毒性物质和抗营养国于,如蛋白酶抑制剂、溶血剂、神经毒素等以抗击病原菌的侵略。如大多数谷类食品含有蛋白酶抑制因子,许多豆类含有高水平的凝集素和生氰糖苷(Cyanogenic GlycosideJ)植物凝集素如果在食用前未经过加热或浸泡处理,能导致严重恶心、呕吐和腹泻。生食木薯和某些豆类,其生氰糖苷剂量能导致慢性神经症状甚至死亡。表1列出部分有毒蛋白。(摘自蛋白质数字库SWISSPORT和DNA数据库EMBL)。
表11 458种蛋白质中部分有毒蛋白分类
来源
数目
实例
枯草杆菌
53
枯草杆菌球型的灭蚊毒蛋白基因
霍乱孤菌
29
毒蛋白基因ctxa 、etxB
大肠杆菌
92
大肠杆菌细胞致死毒素基因
苏云金杆菌
31
苏云金杆菌溶细胞毒素基因
苏云金杆菌晶体毒素基因
昆虫
41
杀虫毒蛋白DTXII
酵母
39
M-Iplasmid Killer的毒蛋白
玉米
7
NADPH HC 毒蛋白还原酶
细胞毒素
114
细胞毒素1~10
现有食品中许多毒素含量并不一定会引起效应。当然如果食品处理不当,某些食品(如木薯和一些豆类)能引起严重的生理问题甚至死亡。评判 这些食品毒性的原则应该是:转基因食品不应含有比其种食物更高的毒素。生物体进化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基因突变而不再发挥作用的代谢途径——沉默途径(silentpathway),其产物或中间物可能含有毒素。但一样 情景这类途径较少发生,特别在较长期的安全食用的食品作物里(因为培育者通常在商业化前就已经除去了高含量毒素的物种)。然而转基因变种中,沉默途径有可能被激活,一些有害基因得来 开放,原先 低水平表达的毒素在变种过程中可能被高水平的表达,甚至产生新的毒素。
从理论讲,任何基因转入的方法都可能导致GMO产生不可预晓 的或意外的变化,包括多项效应。
所以对于转基因食品,第一 应判定 其与现有食品有无实质等同性,对于关键营养素、毒素及其它成分要进行重点比较。若受体生物有潜在毒性,还应检测其毒素成分有无变化,插入基因是否导致毒素含量的增加 或产生了新的毒素。表观上可估量 比较新食品及产品与现有食品(成分)的化学组分。另外,可进一步使用的检测方法包括mRNA估量 ,基因毒性和细胞毒素估量 。
对食品及其产品做安全性评判 最直接的方法是动物试验或其它毒性测试。同时要对传统的动物试验方法进行改进,以适应评判 的目的。建议以后的研究应侧重对毒理学临界敏锐 点的测定,同时对GMO毒性评判 考虑其对环境生态的效应。模型动物对动物界的覆盖面应尽可能的广。
2.3 抗生素抗性标记试验
对于抗生素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考虑之一是:转基因植物中的标记基因是否会在肠道中水平转移(Horizontal,netransfer)至微生物,从而影响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目前尚无基因从植物转移来 肠道微生物的证据,也无在人类及动物消化道中细菌转移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