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要创新融资方式,加强信贷服务支持。这方面,万年县的做法是,组织生猪养殖企业合资注册成立“金猪担保有限公司”,公司向合作银行出具担保函,银行向养猪企业按股本金1:5发放贷款,至今已累计担保贷款8亿元。在今年猪价低迷的形势下,县农商银行增加 了2000万元的信贷额度,满足了资金需求。业内人士建议,各地应主动探索信贷担保抵押新模式,破解生猪价格低迷时期养殖企业的融资难题。同时,可摘 取生猪养殖场(户)信用共同体贷款和场(户)联保贷款模式,鼓励 生猪养殖场(户)自由组合,摘 用联保的担保方式,满足贷款需求。
其次,要充分依靠 龙头企业,增强养殖场(户)抵抗市场风浪的能力。订单生产能提高生猪养殖的组织性、计划性,有效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价格震荡。如信丰、南康等地的“温氏模式”,上高、高安等地的“双胞胎模式”,由公司向合作养殖户统一供应猪苗、饲料、兽药、技术服务,实行记账欠赊,养殖户只管养好猪,公司按生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与农户签订合同,保底归收,保证了农户效益。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公司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调整出栏生猪规模,规避市场风险。
此外,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抵御市场风险。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今年以来,各地一批标准化程度高、设施化水平高、治理 精细的适度规模养殖场以其饲养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优势,成为此轮市场震荡中亏损较小的生产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