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今年4月起,在直补政策预期的影响下,豆一合约活跃度显着放大。4月1日至5月28日,豆一合约的月成交额迅速放大,从4月的572.93亿元、5月的1,799.11亿元,增长至6月(截至6月27日)的1,823.73亿元;其持仓量亦迅速攀升,从4月末的21.4万手、5月末的34.61万手,增长至6月27日的59.38万手,而此前一年多其持仓量多半于10万手以下徘徊。与此同时,在4,800元目标价影响下,豆一1501合约价格从4,157元/吨涨至4,651元/吨,累计涨幅高达12.13%。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市场的风向标,近期大豆期货市场的表现恰恰反映了直补政策的成效,其价格也反映了未来市场的预期。而随着现货市场的价格变化脱离之前的收储托市保护,市场能更准确地反映供应与需求的不同周期变化,大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觉和避险中心功能将得来 提升。国投中谷农产品研究员刘国良对中华工商时报表示:“直补政策为大豆价格震荡留出了更大的空间,这将使得大商所的大豆期货越发活跃,大豆期货的流动性会更好,定价功能也就会得来 更好的发挥。”
贸易商痛陈喜和忧
天德豆业贸易公司是海伦县的收购大豆第二大贸易商,该公司总经理于海龙日前对中华工商时报表示,国家取消了暂时收储而改为直补,这对我们贸易商是非常好的:不仅货源充足了,而且价格也由市场自然形成了。过去粮库向豆农收暂时储备对我们贸易商的影响非常大,是跟我们贸易商争粮食 ,因为第一 ,老百姓种植大豆主动性非常小,种得少还得让粮库收去一部分,留给我们贸易商的货源就不多了。而且粮库的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我们贸易商只能在每年五六月才能拿国储豆来 市场上销售,而且价格还非常高,质量上也没有太大的优势。
如今,国家取消了暂时收储,这对贸易商、老百姓和市场都是好政策!我渴望 国家还以市场为主,让市场自然形成价格,拉动市场价格,豆农才会有种植主动性。如果种豆面积上来了,我们的货源也充足了,客户也能有好多货源了,也能保证大豆市场这一块的价格。
不过,于海龙依旧忧患的是,给农民直补虽好,但落实起来非常难!“比如说农民自己家两晌(公顷)地,生猪价格,种玉米半晌,种黄豆一晌,再种杂粮一部分,没法运算 ,也没法补。这里面牵扯事情就太多了。如果要往上报,会不会涌现偏差?怎么给老百姓真正落实?这有很多说头。”
对于于海龙的喜和忧,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摘 访时作了进一步阐释:从主动的一面看,直补政策不仅将提高豆农的主动性,而且对我国争夺大豆价格的定价权有着主动影响。其利好意义不可忽视。
目前国内大豆加工能力超过国外水平1倍,但由于国内外大豆存在庞大价差,因而在大多数情景下,只能筛选进口大豆作为加工原料。目前进口转基因大豆价格为4,000元/吨,而国产大豆由于粮库收购价格本身就高于市场价格,再卖给加工企业的价格为4,600元/吨,明显,加工企业无法接受国产大豆。市场没了,豆农的种植主动性也就没了。而取消暂时收储改为直补政策后,将促进大豆价格向市场归来,最终内外价格如能持平,加工成本和销售管道都会缓缓接近,相信来 时加工企业还会筛选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作为加工原料的。来 时,豆农的主动性也会提升。
忧的是,即使实行直补,也不排除国外投机商摘 取其他市场手段冲击国产大豆价格,例如进口大豆在现货市场如果没了优势,还可筛选期货市场进行销售。另外,豆农也可能在价格降下来之后依旧惜售,而等待市价上涨后以高价出售,同时还能挣来 补帖,从而挣来 两份钱。加工企业依然得不来 国产原料,在不得已的情景下依旧转而购买进口大豆。
“不过,国家能够让大豆和棉花的价格归来市场,从而解决价差问题,这本身就是个实质性的进步。相信以后的诸多问题会连续迎刃而解。行业协会也会发挥主动作用的。”王小语说。
(责任编辑: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