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工商时报》报导显示,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从大豆和棉花入手,取消实行3年的收储政策,分品种推进补帖试点,从而推动最低收购价、暂时收储和农业政策逐步向农产品(000061,股吧)目标价格制度转变。由于摘 用了向农民提供直接补帖的方式,业内也称之为"直补"政策。业内人士认为,和之前"暂时收储"的定价方式完全不同,“直补”价格随行就市,将推动棉花、大豆现货价格真正走向市场化,大大活跃了期货合约交易,同时,新政还有助于提高棉农和豆农的种植主动性。当然,至于补帖方案,以及实施成效,还有待市场检验。
国家刚刚确定的棉花大豆“直补”政策受来 了各界普遍欢迎。至于补帖方式,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日前在摘 访中费解来 ,方案尚在讨论当中。“国家筛选棉花和大豆作为试点品种,是作了谨慎考虑的。目前这两个品种都面临农民种植主动性不高,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的窘境,急需国家政策的扶持。”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估量 师近日对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表示。
该社纺织行业估量 师夏婷对《中华工商时报》表示,棉价经历了2010/11年度的暴跌之后,为了保护棉农利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8部委联合启动棉花暂时收储政策,以统一定价方式进行收储从而托市,虽在一定程度上平稳了棉花市场,但近3年国家收储政策实行下来,棉花行业是在走下坡路。其面临诸多问题:棉农种植主动性没有提升,2014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6,324.1万亩,同比减少901.5万亩,降幅12.5%;收储政策的过度单调使用,导致市场上棉花供应紧缺,国库棉数量库存巨大,1,100万-1,200万吨左右,全球50%的库存均移至中国国储;收储拉大国内外棉价差,使得内外棉价差来 达4,000多元,导致主要以竞拍国储棉为主的纺企利润大幅下跌。直补政策是平稳后期棉花生产非常重要的措施,但内地棉花种植分散,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产量的50%-60%,是直补政策的最佳试点地区。
该社大豆行业估量 师李冰对《中华工商时报》表示,进口大豆出油率较高,价格较低。大量冲击国内大豆市场。国内大豆自给率仅为20%左右,80%依托 于进口大豆。2013年进口大豆数量为6,338万吨,同比增加 8.56%。中国“大豆之乡”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面积,已经从2005年最高峰的6,323万亩下行至今年的3,105万亩,在8年间减少了一半。国产大豆岌岌可危。例如,黑龙江省海伦地区是我国的大豆之乡,离哈尔滨有300多公里。记者日前在从哈尔滨去往海伦的高速公路上看来 了原先 大片种植大豆的地方已经种了水稻。可见政府急需摘 取新政鼓励 豆农的种植主动性。
现货市场好转期货交易活跃
生意社估量 师指出,“直补”新政将对平稳棉花和大豆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主动影响,价格将由市场来调剂 。就棉花而言,直补政策在保护农民生产主动性的同时,国内棉价重心将下移,来 达与国际价格接轨的状态,实现内外价格归来;棉花将更市场化,价格将由市场来调剂 ,从而平稳棉花的种植面积,保持 国内棉花的自给率。大豆直补政策也将使大豆价格市场化,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价差将逐步缩小,大豆现货价格走势也将与外盘大豆价格走势相近,振荡幅度较大。大豆目标价格补帖的试行,提振油厂收购国产大豆的热情,改善东北主要产区油厂大幅停机的状态,国产大豆购销将有所好转。
而在期货方面,新政也发挥了活跃市场,扩大交易量的作用。据普天投资向中华工商时报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之前,大豆一直是国内期货市场最活跃的品种之一。2001年,大豆期货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在全国期货市场占比曾高达75%和63%,但2008年临储政策的出台,使大部分国产大豆被束之“国库”,这不仅限制了大豆价格震荡幅度,也使得国产大豆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脱轨,进而影响来 企业的参与热情,大豆期货交易日渐萎缩。
普天投资数据据统计,2008年至2013年,豆一合约累计成交总量从2.27亿手降来 1,099.35万手,占全国份额从16.67%降来 0.53%;累计成交总额从95,190.2亿元降来 5,062.50亿元,占全国份额从13.24%降来 0.19%;年末持仓量从36.67万手降来 10.29万手,占全国份额的11.28%降来 1.40%。
“暂时收储政策执行后,期货市场发觉价格信号削弱、套期保值功能受来 抑制。”良运期货一研究员指出,一方面,由于国际与国内价格背离,东北与华北、黄淮地区的价格倒挂,造成物流纷乱 。远期大豆期货价格发觉功能降低,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参考依据受来 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产区大豆全部涌向国储库,近两年现货企业生产加工和贸易量锐减,套期保值意愿减弱,大豆的套期保值功能发挥受来 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