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生猪和猪肉市场不断高价和国家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的拉动下,我国养猪生产得来 快速地恢复发展,市场供给逐步 充裕,生猪和猪肉猪价下跌。自 2008年10月开始发生的国际金融海啸,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直接的结果是出口拉动型经济受订单萎缩的影响,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在我国南方的大中城市,农民工失业归乡,因此城镇猪肉消费的减少一方面是生产发展,产能增加 ,另一方面是消费受来 影响,反常 是今年年初和上半年发生的瘦肉精事件、“猪流感”事件,都在不同程度坚毅消费信心,使得生猪和猪肉的产能过剩越发凸显。在多重不利原因的影响下,2009年上半年,我国生猪市场总体出现 需求不旺,价格不断下跌,成本上升,效益下滑。6月中旬,国务院批准商务部等三部委提出的增加 国家冻肉储备,以平稳生猪价格的通晓 ,市场开始有所复苏,一个多月来,标志养猪生产盈亏平稳 点的猪粮比价已经恢复来 6:1之上,转变了不断五个多月的了亏损状态。
上半年的生猪养殖市场特点
一是生猪价格显然下行
2009年初,受元旦、春节消费需求上升拉动,生猪价格略显平稳。但春节后随着节日效应退去的同时受金融危机的逐步 加深的影响,生猪价格逐步 连续 下降。从年初的13.5元/千克左右降来 12元/千克,降幅为11%.。
2月18日受“广东瘦肉精事件”的影响猪价加速下滑,广州发生的70多人瘦肉精中毒事件,使得瘦肉精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老百姓不敢食 猪肉,给猪肉消费市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整个行业的杀伤力也许是毁灭性的。
4 月24日受对来自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误解,猪价陡降来 8.5元/千克,个别地区甚至达来 7元/千克快左右。并创下上半年以来的新低,此后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将“猪流感”改名为甲型H1N1流感后,政府部门反复强调猪肉的安全性,猪农和消费者的恐慌心理日趋平淡,生猪和猪肉价格停止了归落,猪肉消费量也有所恢复,但增长幅度依然有限。
5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归落调控预案,并预警我国生猪生产涌现过剩苗头,未来可能进一步加剧,建议养殖户注意调整饲养规模。同时根据《防止生猪价格过度归落调控预案(暂行)》,请求相关部门及时发布生猪、猪肉生产、贸易和价格等信息,先后有河北、江西、四川、河南、重庆等十余个省市制定当地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归落预案。这些预案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预案基本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个别省份,如河南省提出的本省养猪生产的盈亏平稳 点是7:1,安徽省提出的是6.3:1。
6月13日在生猪价格不断四周低于6:1,国家根据《防止生猪价格过度归落调控预案(暂行)》三级响应机制有关规定,首次启动了国产冻猪肉的收储工作,平稳生猪生产。由于我国生猪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以及及时摘 取收储等措施,生猪价格逐步 止跌,一些地区涌现显然归暖,东北最为显著;但随着酷暑的提前来 来,使得收储对价格上涨的支撑逐步 减弱,价格再次走弱。
二是生猪成本连续 走高。随着饲料原料、运输成本、病害防疫等费用连续上涨,导致养殖成本依然呈走高方向。其中占养猪成本较大比重的玉米价格,从年初的 1450元/吨的均价涨至目前的1700元/吨,涨幅约17%,并有进一步上涨的迹象。豆粕从年初的3200元/吨的均价涨至目前的3600元/吨,后期受期货市场的影响,价格开始下跌,目前已经再次归来 3300元左右。
三是生产效益不断走低。2008年6月来 12月,猪粮比不断下行,来 12月份虽然有所归升,但春节后又不断下行方向。从9.3:1一直下滑来 目前的 5.35:1的低谷。而后虽有反弹但是幅度不大。据中国养猪网调查费解,目前饲养一头育肥猪的成本约1000左右,外购仔猪育肥养殖户,每头猪在南方要亏损 200左右,在北方约亏损100元左右;自繁自养的规模养猪场在南方亏损约100元左右,在北方多处于盈亏平稳 点上下或小幅亏损。同时还发觉一个突出的现象,大型养殖场比散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强。目前许多大型养殖场都摘 取自繁自养的模式,既有育肥猪,又有种猪和仔猪。在生猪价格下行的情景下,可以通过出售种猪和仔猪的收入,抵消生猪价格下行的差价,做来 盈亏平稳 ,而许多散户只是买来小猪单纯育肥出售,受生猪价格影响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