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鱼类坚持健康、生长、繁育 和增强免疫的重要成分,石斑鱼对维生素需求量的研究极少,这将是今后不同石斑鱼营养研究的重要内容。
7 营养与免疫
在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中,研究营养素对动物免疫力的影响,是国际上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机体免疫与健康养殖、绿色养殖紧密联系,营养免疫在水产动物营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通过营养学方法来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是健康养殖、坚持养殖业可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
秦启伟等研究了饵料中维生素C对青石斑鱼非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作用。在冰冻小杂鱼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持续投喂石斑鱼20周后,血液白细胞总数及不同种类白细胞组成比例不受饵料中维生素C的影响,血清补体经典型溶解羊红细胞的能力随饵料维生素C添加量的提高而显著增强。然而,维生素C对血清的杀菌活性没有作用,鱼体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活动也不受维生素C的影响。
Lin & Shiau报道了投喂添加脂肪饲料的E.malabaricus白细胞含量和白细胞唤 吸爆高于对照组;投喂12%和16%脂肪的饲料,血清溶菌酶活性比≤4%的高;投喂脂肪含量≥8%的饲料,补体反应替代途径?ACH50?高于对照组?认为饲料中添加脂肪能够提高石斑鱼的免疫效应。
Wu et al.研究了饲料中DHA和EPA对E.malabaricus幼鱼吞噬细胞、唤 吸爆和白细胞增殖活性的联合影响,认为除促进生长外,与低DHA/EPA比率相比,高DHA/EPA比率显然增强了石斑鱼头肾白细胞的吞噬细胞活性和唤 吸爆活性。组织中DHA浓度和白细胞增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饲料DHA增加 了石斑鱼T细胞增殖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比EPA更能影响石斑鱼的细胞防备 反应。
8 鱼粉替代物
Millamena报道了E. coioides饲料(粗蛋白45%,粗脂肪12%)中80%的鱼粉蛋白可以被动物加工副产品肉粉和血粉(4?1)代替,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成活率、饲料利用效率没有显著的差异。Luoet al.也报道了摘 用浮式海水网箱?1.5m×1.0m×1.5
养殖E. coioides幼鱼?在等氮?粗蛋白含量为52%?基础上进行以发酵豆粕和普通豆粕替代鱼粉的实验?石斑鱼饲料中添加14%发酵豆粕?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以后随着发酵豆粕添加量的上升?这些指标都显著下行。在同样替代水平下?添加21%发酵豆粕组?增重率、SGR、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都比添加20%豆粕组高?解释对海水肉食性鱼类来说?发酵豆粕是一种比豆粕更优良的蛋白源。通过折线模型估量 增重率随白鱼粉替代水平的变化关系?掩饰在石斑鱼配合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白鱼粉的最适量为10%。
9 微生态制剂对石斑鱼生长的影响
近年来,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林黑着等设计了6个微生态制剂水平(0.0%,1.0%,2.0%,3.0%,4.0%和5.0%)饲料,微生态制剂为单一芽孢杆菌,含量为108 CFUg-1,对E. coioides幼鱼(11.8±0.2g)进行了生长养殖实验。添加5.0%微生态制剂的饲料组成活率最高,3.0%微生态制剂提高了石斑鱼的增重率,3.0%和4.0%微生态制剂获得最高的蛋白质效率。初步认为添加一定量的微生态制剂能够促进石斑鱼的生长并提高蛋白质效率。
10 配合饲料的应用
传统养殖石斑鱼是在网箱中投喂鲜杂鱼。亚洲一些国家摘 用的商业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是:粗蛋白≥43%,粗脂肪≥6%,灰分≤16%,纤维≤3%,水分≤12%。台湾对石斑鱼饲料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早,研究资料较多,饲料的生产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台湾曾制订了石斑鱼配合饲料标准(表1-1),表1-2和表1-3分别为石斑鱼饲料的举荐 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