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网讯:
近日,大豆行业频现“洗船”现象—进口贸易商以缺失 预付款或保证金的方式不再履行合同,涌现大规模违约。有消息称,今年以来中国贸易进口商至少挈 欠了50万吨美国和巴西大豆货款,金额约为3亿美元,大豆进口违约规模创10年新高。
多位行业人士对记者证实了这点,“洗船”现象的主要因素在于大豆压榨企业亏损,而银行收紧贸易商的融资工具,也使得大豆进口商涌现撤销合同现象。
同时,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大豆“洗船”事件主要源于国内需求低迷,并非系统性风险,未来几个月我国进口大豆来 港量仍将坚持在较高水平,涌现集体违约的概率较低。
大豆相关研究报告
2014-2018年版大豆深加工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研究及决策咨询报告 2014年4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油行业市场调研估量 及发展咨询报告 2014年4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油(注射用)行业市场调研估量 及发展咨询报 2014年4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油(原料药)行业市场调研估量 及发展咨询报 2014年4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低聚糖颗粒行业市场调查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2014年4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磷脂粉行业市场调查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2014年4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核酸行业市场调查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2014年4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油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及投资前景猜测 报告 2014年4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加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猜测 估量 报告 2014年4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油脚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风险估量 报告 2014年4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浓缩蛋白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风险估量 报 2014年4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磷脂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风险估量 报告 2014年4月
贸易商无法开具信用证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去年中国进口大豆6340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80%。今年,大豆进口连续 保持 快速增长势头,但2月以来,中国贸易商取消大豆订单的消息开始涌现。有报道称,3月初,中国取消了约40万吨大豆订单,此后,中国取消大豆订单的消息不绝于耳,这一度影响了美国期货市场的大豆价格。
取消订单的主体是贸易商,目前中国的大豆进口,大部分由进口贸易商卖给国内压榨企业,而贸易商往往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进口大豆,即摘 用信用证方式作为国际贸易付款工具。
据多名行业人士介绍,信用证的利率只有2%,远低于银行贷款,因此企业利用大豆进口来获得成本低廉的融资,而且付款的时间往往是推迟几个月。但如果银行不给进口商开具信用证,则意味着将无法完成付款交易,企业将面临违约风险。
卓创资讯农产品估量 师孙光梅在接受记者摘 访时说,由于贸易商至少得提前1个月下单,如果国内压榨企业不要这么多大豆,那对比支付违约金,比运来 国内还是亏得少一些。“这次违约多数是贸易商,油厂的少。”
去年,因禽流感爆发和养殖业亏损极大地打压了国内需求,国内油粕现货价格跌幅较大,而进口大豆来 港成本上升,进口大豆压榨亏损不断加大。
一名贸易商向记者介绍,现在国内摘 购的大豆太多,积压严重,而现在养猪亏损,豆粕价格不断下行,大豆价格涌现倒挂,大豆压榨企业亏损面积加大,对进口大豆的需求自然会减少。
孙光梅也表示:“国内大豆压榨企业亏损严重,压榨一吨大豆大致亏损500元,由于存在普遍性的亏损,都在减少进口。”而在国内大豆压榨企业涌现亏损之际,大豆买家也难以开出信用证,上述贸易商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现在贸易商从银行开出的信用证也在减少。
由于无法开具信用证,一些山东省粮食进口商无法按照合同支付货款。公布报道称:“现在有5来 6艘巴拿马籍货轮将无法在港口卸货,因为中国买家无法开具信用证,此外还有5~6艘正在海上航行的货船同样无法开具信用证。”
信用证开具的难度加大或与当前银行收紧信贷有关。近几周来,中国接连曝出银行贷款、债券及影子银行产品的违约事件,中国信贷风险加剧,这使得银行对放贷对象的筛选更为严厉。
上述估量 人士表示,从银行的角度可能会如此,国内信贷收紧,银行不给开信用证,自然导致资金紧张,使得大豆进口违约的问题暴露。
隐现中日企业对抗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开的数据,3月份我国进口大豆462万吨,同比增加 33.3%。不过,3月大豆预报来 港568.79万吨,比实际来 港少23%。另外,1~2月,大豆实际来 港数量就比预报值少217.62万吨,前三个月预报来 港比实际来 港少324万吨。
东证期货研究员杨洋估量 认为,因压榨、养殖业全链条亏损,1~3月,大豆洗船加推迟的约有500万~60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