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正邦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解释书对饲料行业发展进行了估量 。
饲料工业是畜牧业的基础。我国饲料工业起步于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蓬勃兴起,尽管起步晚,但发展较快,以年均11%的增长率高速发展,目前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饲料工业已成为我国工业体系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饲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取决于畜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养殖方式的改变及饲料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近二十多年来,相伴 着中国经济不断快速增长,城市中、高收人群体饮食结构的改变,拉动畜禽产品需求规模的扩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国家有关政策的出台,促进了规模化养殖比例的提高。饲料企业本身在品种、质量、成本、营销及服务等综合竞争能力的有效提升,推动了饲料市场销量的迅速增长。
2006年八月农业部印发了《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我国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和谐 发展,确保饲料产品供求平稳 和质量安全;实现饲料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科技对饲料工业的奉献率,饲料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饲料工业生产与经营的法律体系,保证 饲料工业不断、健康发展,逐步将饲料大国转变为饲料强国。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若干农业生产资料征免增值税政策的通晓 (财税【2001】113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晓 (财税【2001】121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规定,饲料生产企业可享受免征增值税优待 政策。
2005年至2010年我国工业饲料产量持续5年突破亿吨大关,占世界产量1/5,持续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010年我国工业饲料产量来 达1.62亿吨,工业总产值4,9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和15.70%。
2010年,我国饲料行业面对复杂的生产形势,饲料总产量保持 稳步增长,实现了安全快速发展的总体目标;饲料产业集中度越发显然,行业整合速度进一步加快,饲料行业快速发展势头不减。
1、全国商品饲料总产量稳步增长
2010年全国商品饲料总产量1.62亿吨(16,202万吨),同比增长9.4%,已持续6年过亿吨。
配合饲料产量为12,974万吨,同比增长12.5%;浓缩饲料产量为2,648万吨,同比下行1.4%;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为579万吨,同比下行2.2%。配合饲料产量占总产量比重来 达80.0%,浓缩饲料比重为16.6%,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占3.4%。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三者比例为23.6:4.9:1。
2、饲料产值、营业收入再创新高
2010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为5410亿元,同比增长14.8%,总营业收入为5,233亿元,同比增长14.1%。
工业总产值方面,商品饲料工业总产值4,936亿元,同比增长15.7%;饲料添加剂总产值365亿元,同比增长14.2%;动物源性饲料总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4.5%;饲料机械设备总产值35亿元,同比下行37.8%。
营业收入方面,中国养猪网,商品饲料工业总营业收入4,787亿元,同比增长15.3%;饲料添加剂总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12.5%;动物源性饲料总营业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0.2%;饲料机械设备总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下行41.2%。
3、饲料企业总体增长,加工企业数量下行
2010年全国各经济类型饲料企业总数为15,061家,同比增长352家,增长幅度为2.4%。其中饲料加工企业10,843家(2009年为12,291家),同比减少1,448家,下行幅度为11.8%。
企业类型中,饲料添加剂企业1,425家,增加 48家,增幅3.5%;单一饲料原料企业1,777家,同比增加 269家,增长幅度为17.8%;动物源性饲料企业950家,同比增加 81家,增长幅度为9.3%;饲料加工机械企业66家,增加 5家,增长8.2%。
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235家,同比减少30家,下行幅度为11.3%;集体企业185家,同比减少18家,下行幅度为8.9%;私营企业7,939家,同比增加 458家,增长幅度为6.1%;联营企业343家,同比增加 35家,增长幅度为11.4%;股份制企业5,457家,同比减少212家,下行幅度为3.7%;港澳台企业178家,同比增加 24家,增长幅度为15.6%;外商企业321家,同比增加 16家,增长幅度为5.2%;其他企业403家,同比增加 79家,增长幅度为24.4%。从行政许可证发放情景看,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2010年总数为10,400个,新发1,169个,换发167个,变更398个,注销322个。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2010年总数为2,817个,新发217个,换发465个,变更41个,注销15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