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2010年总数为1,267个,新发145个,换发158个,变更14个,注销73个。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2010年总数为944个,新发82个,换发9个,变更39个,注销53个。
4、产业结构调整显然
全国饲料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配合饲料呈整体增长态势,浓缩饲料除肉禽和反刍饲料外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呈整体下行方向。从品种看,猪饲料引领增长,其它饲料品种均衡发展。
(1)从类别看,在配合饲料中,猪配合饲料总产量4,112万吨,同比增长22.3%;蛋禽配合饲料2,320万吨,同比增长12.3%;肉禽配合饲料4,354万吨,同比增长6.1%;水产配合饲料1,474万吨,同比增长3.3%;反刍动物配合饲料493万吨,同比增长28.7%;其他配合饲料222万吨,同比增长15.0%。
在浓缩饲料中,猪浓缩饲料总产量1,498万吨,同比下行2.9%;蛋禽浓缩饲料572万吨,同比下行1.4%;肉禽浓缩饲料325万吨,同比增长2.5%;水产浓缩饲料6万吨,同比下行52.5%;反刍浓缩饲料215万吨,同比增长15.1%;其他浓缩饲料32万吨,同比下行32.0%。
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猪预混合饲料总产量337万吨,同比下行0.2%;蛋禽预混合饲料116万吨,同比下行0.2%;肉禽预混合饲料56万吨,同比下行0.9%;水产预混合饲料23万吨,同比下行10.5%;反刍动物预混合饲料20万吨,同比下行6.2%;其他预混合饲料28万吨,同比下行22.1%。
(2)从品种看,2010年,猪饲料产量5,947万吨,同比增长13.4%;蛋禽饲料产量3,008万吨,同比增长8.9%;肉禽饲料产量4,735万吨,同比增长5.7%;水产饲料产量1,502万吨,同比增长2.6%;反刍动物饲料产量728万吨,同比增长23.1%;其他饲料产量282万吨同比增长2.1%。
5、区域发展差异显着
区域性稳步发展和重点省份集中发展效应特点越发显然,产业区域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和部分省份。
(1)2010年,东部地区饲料总产量为9,566万吨,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59.0%;中部地区饲料总产量为3,641万吨,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22.5%。西部地区饲料总产量为2,994万吨,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18.5%;和2009年相比,东部地区增长9.2%,中部地区增长9.6%,西部地区增长9.8%。
2010年突破千万吨的省份由上年的4省增加 来 5省。分别为:广东省(1,881万吨,同比增长7.3%)、山东省(1,820万吨,同比增长8.5%)、河南省(1,154万吨,同比增长10.3%)、辽宁省(1,123万吨,同比增长8.2%)、河北省(1,086万吨,同比增长19.4%)。以上5省产量达7,06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43.6%。我国饲料产量重心在东部地区和饲料大省。
(2)从增长幅度看,2010年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是福建省、安徽省和河北省,分别增长21.6%、19.8%和19.4%;除吉林省产量略有下行外,其他各省饲料产量均呈不同幅度增长。
6、动物源性饲料生产总体保持 增长
2010年动物源性饲料生产总量为142.3万吨,同比增长8.4%,保持 平稳增长。其中:
鱼粉:2010年国内产量为58.2万吨,同比下行1.2%;进口103.8万吨,同比下行20.6%;出口0.2万吨,同比下行50%。骨粉、肉骨粉:2010年产量46.2万吨,同比增长13.7%。其它动物源性产品:2010年产量为37.9万吨,同比增长19.8%。
7、饲料机械设备成套机组上升,单机生产下行
2010年共生产饲料加工机械设备26,302台套,同比减少2,328台套,下行幅度为8.1%。其中成套机组1,632台套,同比增加 76台套,增长幅度为4.9%;单机24,670台,同比减少2,404台,下行幅度为8.9%。在成套机组中,时产10吨以上设备602台套,同比增加 59台套,增长幅度为10.9%;时产5-10吨的设备246台套,同比减少86台套,下行幅度为25.9%;时产1-5吨的设备784台套,同比增加 103台套,增长幅度为15.1%。在单机设备中,粉碎机12,528台,同比增加 1,515台,增长幅度为13.8%;混合机6,148台,同比增加 2,089台,增长幅度为51.5%;制粒机5,994台,同比增加 2,671台,增长幅度为80.4%。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在这一重大背景下,各地市都有相关扶持和鼓励 农业的政策出台,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农业企业也主动进取,提高工业化、信息化的程度,改造传统农业生存方式和治理 模式,进一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同时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连续提高,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先进设备等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农业领域,推动中国的农业走向新的高度。中国农业生产连续 保持 平稳发展态势,实现了全国农业持续七年增产增收的良好局面,为中国农业"十二五"规划的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