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价格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2013年一季度国内玉米市场行情估量

来源: 互联网   2013-10-30 07:32:05   查看:  次

分页标题[/page]

  由于去年秋收季节东北玉米水分显然偏高、品质等级下行,致使前期收成 延迟以及不利天气无形中缩短了农户销售潮粮的时间,2013年一季度东北农户玉米销售压力无疑大于前些年。但受临储玉米托市政策强力支撑下,国内玉米市场没有涌现更深的跌幅,3月份市场跌势逐步放缓,并最终使得政策托市市场筑底成功。展望今年二季度,国内玉米市场仍是多空原因并存,且短期利空原因占据主导,分析国内玉米价格局部仍有归调可能。但中长期来看,相伴 产区潮粮收购接近尾声,优质粮源供应紧张格局将逐步 显现,其价格也将表现显然抗跌性料将稳步趋升。今后一段时间影响国内玉米市场走势的原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春耕前农民卖粮热情不减。3月中旬,受惠于东北临储玉米托市政策,国内玉米价格止跌企稳、局部反弹,但东北农民惜售心理已大大不及前期。这一点,从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不断增加 可晓 。毕竟,随着春季全国气候逐步 归升,东北农民手中部分余粮(特别是保管条件不佳的地趴粮以及高水分粮源)将急于出售,否则霉变率可能不断提高。此外,进入4月份,农民备农资活动将陆续展开,集中售粮导致市场可能承压,价格上行空间受阻。

  东北地区优质玉米供应缺乏。一方面,东北玉米水分偏高。据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东北玉米比常年水平高出5%左右。另一方面,除了水分问题以外,今年东北玉米品质整体下行,容重下行近一个等级,局部霉变显然提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气候逐步 升高,若保管不当,坏粮率将显然增加 。因此,东北地区优质玉米供应短缺问题将在后期逐步 显现,从而支撑玉米价格。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南方港口优质玉米货源短缺的现象已经有所显现。表面上来看,南方港口玉米报价下滑,且因品质整体下行,报价区间跨度较大(现每吨2440-2460元为主流,多为掺混粮),但真正符合一些饲料企业请求的优质玉米数量有限,已影响来 一些饲料企业的补库,今夏优质玉米可能短缺已初现端倪。

  家禽养殖业遭遇禽流感冲击。目前,国内家禽市场因人患H7N9病例而遭受重挫,肉鸡和鸡蛋价格均有所归落,其中肉鸡价格跌势大于鸡蛋,病例涌现区域跌势大于其他养殖区域。截止目前,国内肉鸡均价在8.61元/公斤,周比归落9.8%;鸡蛋批发均价在7.02元/公斤,周比归落3.6%。禽流感事件的连续升级对于短期国内家禽养殖业将形成重大冲击,特别是以对肉鸡养殖业的冲击更为显然,分析后期国内家禽养殖业将进一步下降,而这对后期国内禽料和玉米饲料消费将带来一定影响。

  东北局部地区春播可能延后。由于去年年末以来不断雨雪天气,东北局部产区玉米播种可能因“春涝”延后。其中据黑龙江省气象局猜测 ,3月下旬黑龙江省平均气候比历年同期偏低1——2℃,仍有降雪天气,不利于土壤解冻和地温归升,也不利于备春耕活动和设施农业治理 。类似的情景也可能发生在吉林省。据省气象局分析2013春季(3——5月)吉林省气候偏低,降水略多。虽然目前东北玉米产区播种尚未全面展开,但局部土壤过湿可能推迟当地玉米播种进度。同时,东北玉米播种延后也意味着新季玉米上市相应延迟,进而延长我国玉米“青黄不接”的时间,特别是优质玉米。

  我国进口玉米大门再度打开。4月份以来,受美国季度库存数据利空及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来 达9730万英亩,创下自1936年以来最高)等原因影响,国际玉米价格持续大幅归落,我国进口玉米完税成本顺势下跌。4月1日,美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所(CBOT)5月合约跌至每蒲式耳6.42美元,创下了自2009年6月30日以来的最大跌幅。相伴 CBOT玉米期价归落,我国进口玉米的机会再度涌现。根据4月1日期价和升贴水运算 ,美湾玉米10月船期玉米进口完税成本再度亲近每吨2100元,引发国内买船。与此同时,一些代理商开始重新针对7月船期美国陈季玉米报价,因其理论进口完税成本已降来 2350元甚至更低,若价格连续 归落可能更具吸引力。但“远水难解近渴”,推算船期,国际玉米最早也要来 7月中旬之后方能集港,因此,5、6月份将成为优质玉米供应的“真空期”。

  全球玉米供需延续紧张格局。据美国农业部3月份农产品供需报告数据显示,分析全球2012/2013年度玉米总产量为8.5407亿吨,比上年度减少2864万吨。但全球需求大幅增加 ,消费量环比提升1.08%至8.6775亿吨,全球玉米产消缺口进一步扩大至1368万吨。期末库存为1.1748亿吨,比上年度减少1368万吨。库存消费比跌至13.53%,为近十年来最低水平,连续 流露偏紧格局。后期市场密切关注变化无常的天气形势,美国中西部的冰冷 多雨以及南部平原的洪涝依然是威逼 作物产量的潜在原因,任何变数都将牵动敏锐 的市场神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