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这个交易涉及金额达71亿美元,跨过 中美两个国家,耗时长、不确定性较大,双汇发展是A股的上市公司,我们不乐意让公众投资者来承担 这种不确定性。双汇国际是私营公司,主要股东对史密斯菲尔德都有相当深厚的费解,董事会一致通过了这起收购案。
大河报:71亿美元的交易资金主要来源是什么?
万隆:主要是双汇国际的自有资金和银团融资。
大河报:如果交易成功,双汇发展和史密斯菲尔德之间会不会存在同业竞争?
万隆:不存在这个问题。史密斯菲尔德在中国没有设厂,目前也没有在中国设厂的计划。
大河报:如果收购成功,哪个机构会拥有对食品安全事件以及其他问题的司法管辖权?是美国农业部还是中国政府?
万隆:司法管辖的控制不会有任何改变。美国农业部依然对美国生产或在美国销售的产品以及出口来 美国的产品有司法管辖权,中国政府依然对中国生产或在中国销售的产品有司法管辖权。
大河报:在双汇之前,中国也有一些民营企业的全球化案例,但目前为止,成功的体会并不太多。双汇国际收购后,如何整合治理 史密斯菲尔德?如何跨过 “全球化陷阱”?
万隆:我们非常关注企业运营的持续性。我们将保持 史密斯菲尔德现有的经营。史密斯菲尔德有非常专业、优秀的团队,有完整的战略及生产流程。我们承诺保持 史密斯菲尔德的治理 层、员工、品牌、运营和总部不变。我非常期待未来与史密斯菲尔德的治理 团队和优秀的员工一起, 共同打造世界肉类企业的航母。
史密斯菲尔德的治理 层同意在公司留任且一切运作如常,在各地实施有效的战略将照常执行。广受消费者喜好的产品会一直存在,同样地与现有供应商的关系将如常。史密斯菲尔德成为双汇国际的一部分后,所有业务照常运营。事实上,我们的收购只是股权的转移,在经营层面一切保持 不变,只会更好。
热议
中国企业对美国公司来 目前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不是来自电信、科技或者是石油行业,而是来自猪肉。
第一财经日报
即使史密斯菲尔德养猪场的东家换成中国人,美国人的早餐也照例安全。双汇收购不仅能扩大美国猪肉对中国出口,更重要的是这个出价对股东很有诱惑力。此外,拥有整条供应链使史密斯菲尔德能够控制产品质量,并为质量完全负责。
FT中文网
双汇71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猪肉企业史密斯菲尔德。估量 称,尽管瘦肉精已过去,但人们对中国食品安全仍存疑虑,收购后有助于改善双汇质量标准。
创业家杂志
食品业面临庞大挑衅,走出去应当有益于提升自身。
晓 名媒体人胡舒立
(记者刘方根据实名认证新浪微博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