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生猪价格汇总:玉米收购政策仍不明朗 市场风险或将增加

来源: 互联网   2014-10-07 22:10:49   查看:  次

生猪价格汇总:玉米收购政策仍不明朗 市场风险或将增加[/page]

玉米收购政策仍不明朗市场风险或将增加

点击查看最新行情

  小麦:托市价格再次提高 交易底价值得关注

  本周(10月8日-10月15日)国内多数地区普麦行情高位小幅震荡,整体仍旧 呈波动走高方向;受产区加工企业成本增加 、副产品行情低迷等原因推动,面粉出厂价格均有所上调;国家再次提高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三等白麦、混麦/红麦的提价幅度分别为5.56%和8.14%;第192批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成交率17.4%,较上周提高1.5个百分点。

  10月12日,据国家发改委网站信息,为保护农民种粮主动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从明年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11年生产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白小麦及混麦、红麦(三等,每斤)价格分别从0.9元和0.86元提高来 0.95元和0.93元,分别提高0.05元和0.07元,品种价差从过去的0.04元缩小来 0.02元,等级价差不变。

  

生猪价格汇总:玉米收购政策仍不明朗 市场风险或将增加

图为历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变动走势图。(图片来源: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可以从此次调价政策中看出,第一 ,国家鼓励 在中长期内粮食价格适度提高的趋势不变,一来可以平稳粮食生产,二来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其次,战略性粮食品种必须要由国家掌控,通过政策调控手段来 达“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第三,较大幅度提高红麦最低收购价格,缩小与白麦之间价格差距是为了鼓励 增加 红麦产量,满足市场对小麦的多样化需求;最后,适度提价能够顺应市场预期,合理引导粮食价格涨幅趋于合理。

  据市场反应,此次托市收购价格调整对市场影响较小,之前的小麦价格走高已经部分消化了这种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目前各地之间的价格震荡主要是根据当地的供求形势来变动。但也应看来 ,随着主产区农户手中余粮渐少,托市政策提高或将越发提高农户售粮的价格预期,从而导致惜售心理进一步加重。

  “两价”中的托市收购价已经公开,那么交易底价是否会调整、何时调整、调整幅度和调整方式又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环绕 这个猜测,小麦行情将仍旧 保持 “慢涨”态势,而作为对这个预期反映最显然的地区,河南市场在13日完结的小麦最低收购价竞价交易上成交量大幅上升,达58.3万吨,接近年内最高。分析后期托市交易成交状况将仍旧 保持 高位,成交均价小幅提升。

  玉米:收购政策仍不明朗,市场风险或将增加

  本周(10月8日—10月15日)国内玉米现货价格表现坚挺,局部地区玉米价格有所反弹;本周CBOT玉米价格连续 向上突破,并带动大连玉米期货合约创下历史新高,随后高位进行盘整。

  经过前期玉米上市带来的价格季节性归调后,近期玉米市场重拾坚挺走势。华北黄淮产区玉米上市较早,玉米价格在十一之后再度走强,特别是山东地区,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归来 2000元/吨以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的玉米价格比较坚挺,新玉米收购价折合标准水分后也在1850—1900元/吨之间;河南中南部新玉米来 站价格在1850元/吨邻近,基本保持 平稳。东北产区玉米收割接近尾声,但玉米上市量相对较少,部分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依旧在1750—1850元/吨之间,市场总体表现为高位平稳。

  国内秋粮陆续上市也给政策玉米交易带来了降温,本周东北暂时玉米(包括中央储备)竞价销售交易99.36万吨,实际成交31.26万吨,成交率为31.46%,较上周降低近6个百分点,成交均价1623元/吨,较上周降低10元/吨。跨省移库临出玉米投放61.06万吨,实际成交3.06万吨,成交率为5.01%,较上周归落近5个百分点,成交均价为1908元/吨,较上周归落57元/吨。后期随着市场目光转向新玉米收购市场,政策性玉米成交将趋于清淡。

  从目前国内玉米收购市场的表现来看,今年玉米收购可能不会涌现前期市场预期的火爆局面。第一 ,今年国家收购政策迟迟没有出台。与前两年玉米收购及补贴政策早早出台不同,今年的收购政策至今尚未有任何消息传出。从国家角度考虑,目前的“无为而治”可能是最合适的政策:利用市场供需关系自动调剂 市场价格,如果价格涌现归调,适时可以启动政策收购,还能保证一定的收购量。近期市场连续有各种消息传出:大型国企不再介入今年的玉米收购、不再向东北产区10万吨以下的仓储企业提供贷款等,种种情景都掩饰国家平稳市场的指导思想。二是收购企业心态相对慎重。尽管基于国内偏紧的供需关系和农产品通胀预期,各个市场主体普遍对市场持看涨预期,但目前玉米价格处于历史高位,风险较大,而国家政策也是迟迟不决,让企业在收购市场上投鼠忌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