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美国连续 一枝独秀外,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国在种业生物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我国来说,从种业生物技术入手,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不仅关系来 产业升级的问题,而且直接影响我国在亚洲和世界上的地位。
记者:国产大豆的道路走得非常辛苦,为支持其健康发展,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做了哪些工作?
韩天富: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是首批启动的1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体系成员包括来自全国10个科研院所及8所高等院校,分属育种、植保、栽培与土肥、农机、加工及产业经济等6大领域的26位岗位科学家,以及分布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大豆产区的30个综合试验站,并在330个示范县建立了大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全面覆盖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和南方多作大豆区,形成了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推广的网络。
体系启动5年多来,紧密环绕 主产区大豆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开展技术研发和服务工作,在东北大豆—玉米轮作技术、黄淮海免耕播种技术、南方间套作技术等重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然进展。同时,积存 产业数据,摸清产业家底,开展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联合攻关,培育青年科技骨干,为大豆产业发展积存 了后劲。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