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大豆进口违约风波,让整个行业遭受了一场风暴的洗礼。作为国内头号大豆进口商,山东晨曦集团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业界的神经。
14日,晨曦集团将发行8亿元的2014年度第一期短融券。注意来 ,在该短融券的募集解释书中,晨曦集团对“大豆进口违约事件”再次掩饰立场:公司不存在违约情景。但其同时坦言,大豆进口市场确实存在潜在违约者。
“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并无讨价还价的资本。”中央财经大学政府治理 学院副院长于鹏表示,美国是大豆名副其实的全球定价中心,该国农业部定期发布的产量报告成为全球大豆期货价格运行的风向标。
“近期行业遭遇的大豆违约危机,根源正在于大豆企业话语权的缺失,行业急需抱团与美国争夺大豆定价权。”晨曦集团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如此说道。而对于违约风险的防控,其表示,该公司已成立以执行董事邵仲毅为直接负责人的应急处理小组,全面梳理所有大豆贸易业务,严控自身违约情况的发生。
未涌现授信问题
晨曦集团去年进口大豆748万吨,位列全国第一,占来 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12%。但两个多月前一则《大豆进口违约潮来袭多家进口商弃货自保》的,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
针对该事件,晨曦集团在上述短融券的募集解释书中承诺,不存在大豆进口违约事项,企业生产经营一切常态。
“但该事件所产生的舆论影响会对大豆进口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存在影响企业常态经营的风险。另外,受市场供需关系、下游大豆加工企业发展境况等影响,特别是2013年部分其他贸易类企业进入大豆进口行列,相对缺乏风险控制手段和贸易体会,因此大豆行业确实存在潜在的违约风险。”晨曦集团称。
从晨曦集团获悉,受此次大豆违约风波影响,包括中国银行等在内的数家商业银行近期密集来 访晨曦集团。最近的一次,是6月底建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王晓永赴晨曦集团调研。公司董事长邵仲毅表示,前段时间的大豆风波事件,企业承担 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建行等金融机构没有因此事件退缩,一直与晨曦集团保持 密切合作。
事实上,作为全国最大的大豆贸易企业,银企合作是搞好贸易的前提。但由于很多小型和业外贸易商挤进大豆行业,进入二季度以来,国内大豆供大于求的不常态现象日益显现,业内外关于“国内大豆商涌现违约”的传闻不绝于耳。作为贸易行业的合作伙伴,各家银行也对与此类企业的合作产生了坚毅。
“此不利局面之下,集团做出了宁可遭受缺失 也绝不违约的决定,并分派专人与长期合作的30余家银行进行面对面沟通,逐步打消了银行投资贸易商的疑虑。与此同时,集团用事实澄清了大豆违约的传闻,逐步排除 了大豆违约对国内贸易界造成的冲击。”上述晨曦集团人士透露说,公司过去没有实质性违约,养猪论坛 ,未来也不会违约。“而且,集团的另一主营业务石化,具备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并能独立运转的完备链条模式。”
“晨曦未涌现授信问题,集团去年营业收入逾700亿,银行授信额度远高于这一波大豆行情中可能遭受的缺失 。”邵仲毅此前曾表示,即使按目前市场行情,晨曦食 进此前计划的所有大豆,缺失 也就在2亿元左右。而这相较于总营收而言,这并不算什么。
他表示,今年一季度晨曦集团仅纳税就达25亿元,完全承担 得起缺失 。况且目前大豆行情已经开始归暖,纯利空间还在。
经营数据显示,晨曦集团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751亿元,上缴海关税金71.5亿元。今年1至5月,实现销售收入387.15亿元,上缴海关税金30多亿元。
新入行者或成隐患
获得的一份由齐鲁律师事务所出具的相关法律意见书显示,经查,晨曦集团大豆进口不存在违约。美国哥伦比亚谷物贸易有限公司于4月中旬出具了“目前合作良好,业务常态,不存在任何信用证违约情景”的解释。随后,晨曦集团就此事件也发布了严正声明。该所经办律师认为,大豆进口违约风波不影响晨曦集团本期短融券的注册发行。
于鹏指出,大豆行业圈子小,一旦违约,企业很可能会“出局”。因为违约就会被上游供应商列入黑名单,同时会破坏与下游客户的合作关系,如果要长期从事大豆产业,就不能违约。只有一些刚涉足大豆圈子的贸易商,不排除可能会无法承担 缺失 而违约舍弃 大豆业务。
“所以,如果说行业的领军者由于违约成本过高而轻易不会筛选违约,那么,相对而言,新入行者可能成为发生违约的隐患。”于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