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些话如果现场不方便说,请给我们写信,将你们的难处、建议以及对政府的请求,都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告诉我们”。在昨天与肉档档主的座谈会临近完结时,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力向肉档档主们发出了这样的邀请。
人大代表:
中间商垄断 放心肉难推广
无独有偶,广州市人大代表张家祥在之前的座谈会上也说过,放心肉推广不开,也有中间商从中垄断的因素。“一些中间商提高放心肉价格,给私宰肉留下较大的市场空间。”这可以部分印证伍先生反映的情景。
而一直在关注着这个行业的另一位人大代表则透露“我曾经跟一个中间商聊过,他这样跟我说‘你以为我赚的钱都放来 我口袋里了’?”
这位人大代表认为,这背后是有一根利益链条在作怪,必须打破垄断,否则这是一个难解的结。当年出台政策也是为了打破垄断局面,现在又变成了中间商垄断了肉档。而代宰的肉联厂也可以以“猪不是我的,我如何对其负责,杀一头猪不过几十块钱的利润,而全部的检验检测下来,少说几百多则一千块,让他们对出厂的肉质量负责也是不现实的”。
广州市工商局:
拟取消“代宰制” 关闭六成屠宰厂
在昨天的座谈会上,广州市工商局长张建华在介绍情景时表示,目前,全市的放心肉上市量平稳在1 .4万头左右。其中中心城区上市量平稳在6800头左右。私宰肉销售空间连续缩小。但猪肉市场依旧存在问题。
张建生介绍,广州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数量偏多,规模小。全市现有生猪定点屠宰厂(场)56家,相对北京市14家、上海市20家和香港2家,广州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偏多。部分屠宰厂(场)加工工艺及设备落后。
为此,广州市工商局牵头制定了工作方案,计划用5年时间推进实施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拟对全市现有56家生猪屠宰厂(场)进行重新布局调整,新建1家市级屠宰加工中心,推动22家镇级屠宰厂(场)进行升级改造,关闭33家不符合规划和技术标准的屠宰厂(场),来 达剔除 落后产能,增加 规模效益。
除此之外,广州还将改革生猪屠宰经营模式,实现产销一体化经营。推行生猪“产销对接”经营模式,由生猪屠宰厂(场)与防疫和药残观测等达标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基地签订定向供应协议,实行生猪协议准入,确保生猪来源的质量安全。推行肉品流通“厂场直配”经营模式,实行摘 购生猪、屠宰加工、肉品检验、观测和配送服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逐步取消由中间商操控的“代宰制”经营模式。
本版摘 写:本报记者 秦鸿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