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储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历史上首次在新季玉米收获前一个粮食年度提前公布。传统国储收购价一般是在新粮下地粮价走入低位时公布,起托市作用。此次最低价提前公布,将弱化新作玉米上市阶段现货价格的探底波动区间,9-10月份期间国内旧作玉米和新粮开秤价差区间缩窄,因东北农民依靠国储最低收购价政策会有更高的新粮议价能力。
2. 旧作玉米东北港口10月到期成本核算
目前国内北方港口2012/13年度旧作东北玉米(达到期货粮交割标准,霉变2%以下)价格,整体平舱价保持在2380-2400元/吨水平。依照2012/13年国储辽宁最低收购价2140元/吨为基础,累计各项成本后,北方港口10月份玉米平舱理论价应在2480元/吨。考虑到贸易商可能在低于国储收购价以下购入现货、以及维护客户需要,那么2400元/吨的价格可以说是当前东北港口价格的基本底线。
3. 东北产区新季玉米价格到港核算
根据最新2013年国储托市价计算:若以黑龙江最低价2220元/吨为基准,不计算贷款利息、贸易商利润及仓储费用,10月份东北港口新粮理论价格约2480元/吨,价格过高、不具市场意义。若以辽宁地区最低价2260元/吨为基准计算,最简化成本(选取近港本地玉米到港即刻平舱装船计算),不计算贷款利息、贸易商利润及仓储费用,那么10月份辽宁新粮港口平舱理论价格最低为2380元/吨,该价格在目前市面上具有流动优势,所以颇具参考价值。
第三部分 后市分析预测
1. 中期连玉米新季C1401合约寻求回归
前期受美盘CBOT玉米大跌影响带动,连玉米1401、1405合约均出现大幅下跌,部分时间段甚至1405对1401形成远期贴水。但是根据国内市场现状,东北港口玉米平舱价2013年内几乎是不可能触及2300元这样的低水平,合约合理波动区间至少也应在2350之上。而近期因南方港口优质玉米价格跳涨,连玉米期价也受到带动,现价2330左右的C1401合约应还有继续回升的空间:2350为理论低点,2380为国内市场在明年春节前的合理价格水平,到年底春节前的国内消费趋暖、将持续支撑玉米现货价格。
图:连玉米主力和玉米现货(东北港口平舱价)基差走势

2. 国内玉米连续丰产,市场长期库存压力极其巨大
2010年左右起受当时国内玉米供需偏紧影响,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走升,加上玉米种植难度和资金人力投入较低的优势,国内近些年国内玉米产量逐年扩大。2012/13年中国玉米产量达创纪录的2.1亿吨,且市场普遍预计2013/14年新季玉米产量还将继续增大。
而在消费端,近些年则出现了相异于农民种粮踊跃的情况。饲料消费方面,2013年初因猪价快速下滑和禽流感,年内饲用玉米消费量预计将受到影响,预计基本可以抵消年内玉米饲用消费刚性增长所带来的增量预期;另外前些年促成国内玉米供需“紧平衡”出现的一度快速扩张的玉米深加工行业,近几年则呈现出全行业性的低迷,因下游消费趋弱、国内深加工产品市场消费趋于饱和,淀粉和酒精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多数不足50%。
因下游玉米消费增速放缓或趋于停滞、以及市场供应量不断增大,国内玉米期末库存持续攀高。预计2013/43年度国内玉米期末库存或将达到7000万吨,这个数字可轻松满足国内1个季度的玉米消费。
图:国内玉米供需及期末库存
(次坐标轴:期末库存, 单位:万吨, 数据:中国玉米网)

3. 2013/14年国储托市可持续性存疑,支持远月对近月合约贴水扩大
2012-2013年度国储在东北共计收储高达3025万吨质量较低的玉米,收储工作一直持续到2013年5月底。由于年度整体玉米品质较低,后期该批次玉米轮出难度较高。若国家2013/14年在东北产区产区以2220元/吨以上的价格收储,旧作低质玉米腾库压力将摆上台面。
目前旧作玉米在东北地区库存约2000万吨,比去年同期多1000万吨。由于今年黑龙江收储价过高,黑龙江粮难以参与到跨地域流通环节,只能依靠国储和当地玉米消费企业消化。所以预计国家可能将充分吸收黑龙江玉米总产量3000万吨、以及部分吉林、辽宁的粮源,收储目标或达5000万吨。收储压力和操作难度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