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长华说,过去许多集约化猪场过多考虑运输、销售等生产成本而忽视其对环境的潜在威逼 ,往往将场址筛选在大中城市的城郊或靠近公路、河流水库等环境敏锐 的区域,以致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现在不得不面临关停或移 迁,因此建场时一定要把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优先考虑问题,将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 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对粪污的容纳能力。
建环保成本分担制
关于猪粪尿及污水的处理,目前一些养猪场的做法是:在政府扶持补贴下建沼气池,将猪粪尿、污水等收集起来,经处理、发酵,变废为宝,生产出可替代燃料能源的沼气。事实上,政府层面也在主动推动这项举措。
万长华认为,“由于沼气发酵的强侵蚀性导致沼气池的建造和保护 成本远远超出其实际产值”,因此,他建议,应建立一套合理的环保成本分担机制,“给整个畜牧业的发展给予客观、公平 的对待和治理 ,同时平稳 各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利和收益”。
他山之石
建议:不符合环保请求的猪场可被“一票否决”
看看别人怎么养猪
部分城市明确划出猪的“禁养区”
国内方面,深圳、东莞等城市明确划出猪的“禁养区”、“限养区”及“适养区”,并提出“养猪场必须位于非禁养区内”,且与市区规划和谐 发展,“远离水源地、敏锐 区和中心区”等。与此同时,对于新建养猪场设“准入门槛”,不符合环保请求的猪场可被“一票否决”。
国际方面,第一 看美国。美国养猪业高度发达,是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美国养猪场绝大多数摘 用集约化治理 ,专业化程度高,饲喂系统全自动控制,专业 技术人员定时将饲料由舍外贮斜塔输送至料槽,自动饮水系统不仅保证猪在24小时内都能饮 来 清洁饮水,而且在必要时可向饮水内添加药物防治疾病。全漏缝地板 不仅减少清理粪便的劳动强度,而且可将粪便等集中无害化处理,无污染排放。美国养猪业的治理 法规也比较健全,从饲料、种畜禽、兽药(疫苗)的生产,来 饲 养、加工、运输环节等都有法规可循。而且,为了有效执法,联邦政府有数千名监督员,负责监督检查等工作。
其次,看韩国。早在10年前就已来 达先进国家养殖水平的韩国,其体会亦值得借鉴。韩国养猪善于对猪的粪尿进行综合利用或处理,一样 情景下,猪粪供给邻近种植大户作为有机肥,使猪场的粪便就近还田;尿处理则分开进行,通过加入微生物循环发酵直至净化再利用,不污染环境。
最后,看日本。1940年代后,日本畜禽产业曾飞速发展,畜禽产业中小规模企业排出的污染物废水,曾使湖泊、海域水质涌现富营养化等问题。为此,日本出 台了《水质污染防治法》等规定,并着手牲畜粪便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日本对于畜产排泄物及废水的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在全球仍处于领先地位。一 方面,日本研发了畜产排泄物氮磷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技术;另一方面,日本将污染物作为新的能源物质加以利用,建立起各种废水与废弃物处置的自立型循环共生系 统,来 达节能减排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