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方面,中国海关最新据统计数字显示,中国8月份进口大豆442万吨,较7月587万吨低25%,为六个月来最低水平。创纪录的高价格和全球供应减少一定程度上削减着中国进口需求。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期,9月大豆进口量为415万吨,基本持平于去年同期。10月、11月分析进口量分别为300万吨和350万吨左右,远低于去年水平。后期国内需求更多需要消化库存。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主要港口大豆库存基本坚持在600至700万吨之间,今年7月份以来随着全球大豆价格的走高,港口库存自700万吨连续下滑至当前的600余万吨,后期或将连续 减少。此外,国储抛售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供应紧缺,需求强劲的现状。
季节性需求增加 以及压榨利润丰厚,美国国内压榨量四季度将显著增加 。
USDA周度数据,今年美国豆粕需求强劲,每蒲式耳大豆出粕价值自年初5美元不断大幅增加 至9月6日当周的13.46美元,远高于2008年5月和2009年三季度创下的10美元的历史高位。强劲的豆粕需求和价格提升美国大豆加工商的压榨利润,9月6日当周,每蒲式耳大豆压榨出油粕的价值总和高达20美元。美国油籽加工商协会数据显示,7月美国大豆压榨量为1.374亿蒲式耳,为五年内最大7月压榨量。和我国相似,美国四季度是饲料养殖需求旺季,圣诞、元旦等节假日对肉蛋奶的需求增加 ,大豆压榨量大幅扩大,为一年中最高。后期分析美国油厂在高压榨利润和季节性需求旺季的影响下,大豆压榨量将显著增加 ,美国国内大豆需求四季度强劲。
资金方面:
基金净多仍未离场。
CFTC数据,截止9月12日,大豆期货与期权总持仓119.8万手,基金多单30.3万手,基金净多持仓24.67万手,基金净多占比20.6%。从CFTC持仓图表上看,今年年初至今以来,相伴 南美减产题材和美国产区大旱的炒作,基金大幅介入大豆市场,基金净多和总持仓量连续增加 ,并创历史记录。5月外围环境恶化盘面大幅下挫以及当前天气炒作完结市场面临高位调整,基金净多都只是略有减少,解释参与豆类的资金没有杀跌离场,而是中长线的战略性持有。
结论
通过以上估量 ,在南美供应压力实质性影响市场之前,大豆供应紧缺、潜在需求以及进口成本支撑的影响将连续 作用于豆类盘面。短期内由于天气炒作完结,获利了结较多,后期收割上市也对市场形成了一定冲击,盘面出现 高位调整,市场上涨节奏放缓。但供需失衡的矛盾仍旧 作用于市场,现阶段的高位归调整理下方空间分析有限。具体操作上,豆类、油脂短期内可在本轮整理行情中,背靠前期突破区域,逢归调买入,关注市场在前期高点的表现,慎重处理。
欢迎发表评论
分享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