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12月15日报道 2009年12月10日,凌晨两点,广东梅县城东镇谢田村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雨水哗啦啦地飘下,齐刷刷地打在田野里,大地之上不见一丝灯火。
突然,一道道光柱划破了黑暗,七拐八拐地从村旁的小山上盘旋而下,紧接着,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一辆辆摩托车撕裂了雨幕,向着数公里外的城东镇飞奔而去。减速过弯的时候,因为天黑路滑,一辆车子摔倒在路上。呻吟了几句之后,车主艰巨 地扶起车,加固了捆绑在车后座上的大块猪肉,骂骂咧咧地重新发动摩托往前疾驰。作为肉贩,他片刻都不敢耽搁,因为在天亮之时,这些猪肉就要分割完毕,摆上肉摊。但是,最让这位肉贩恼火的,并不是这漫天的雨水,也不是这一身的泥泞,而是扶摇直上的猪肉批发价。
肉贩利润暴降
养户猪价归落
翌日天亮,生猪价格,城东镇一间杂货店里,王老板点燃一根香烟,望着窗外的雨水,吞云吐雾地说道:“现在这猪肉的价格哦,搞得我们都差点没肉食 了。”坐在一旁的老张,一边附和着苦笑,一边归忆起今年5月份之前的幸福生活。那时的他,还是一个快乐的肉贩。
老张是从2007年开始做肉贩的。当时,他和全镇30多个肉贩一样,每天骑着摩托车在城东镇的村子里穿梭,从农民手里收购大肥猪,就地宰杀之后,再将猪肉运归镇里,卖给镇上的老百姓食用。至于检验检疫工作,则由城东镇检疫所的检疫人员在老张的肉摊上完成。“那时的猪肉,进价6.2元一斤,卖出去12元一斤,我们一天能赚150来 250元。”老张兴奋地归忆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历被一页一页地翻来 了2009年。
今年4月的某天,城东镇的肉贩们突然发觉,该镇的大街小巷,贴满了镇政府的告示:该镇要建一个生猪屠宰场,即将进行招标。经过一番角逐,这个屠宰场被一位叫谢远洋的老板拿下。
经过一堆砖砖瓦瓦的堆砌,经过一月红红火火的建设,5月份,一座崭新的生猪屠宰场涌现在该镇谢田村的一座小山上,居高临下地望着全镇的百姓们。
噩运从此降临来 这些原本幸福的肉贩身上。
屠宰场建好的当月,城东镇的肉贩们便从镇政府收来 了一条命令:全镇各村所有的肉贩,只能在这个本镇唯独的屠宰场进货,严禁私自向养猪户收购生猪,也不能从本镇以外的任何屠宰场购买猪肉,一旦发觉,一律以私宰肉论处,猪肉没收、罚款两千。
尽管老张们对这条命令大惑不解,但为了生计,他们还是骑着摩托车披星戴月地来来 这家屠宰场的大门口,渴望 能买来 和以往一样物美价廉的猪肉。不过,令他们大食 一惊的是,这家屠宰场竟然 开价7.5元一斤,比之前他们自己的收购价足足高了1.3元。老张每天至少卖肉100斤,这意味着,他每天要多付出至少130元的成本。虽然很不情愿 ,但迫于政府的庞大压力,别无筛选的老张们只得买下这些高价猪肉。
但这仅仅是开始。
在随后的半年多时间里,这家屠宰场的肉价连续上涨,一点一点蚕食着该镇肉贩们的利润。来 了12月份,城东镇的猪肉批发价已经涨来 了8.4元一斤,短短半年上涨35%。
“我们这儿的肉价涨得比你们城里的房价还快。”老张的老婆苦笑着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考虑来 城东镇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还有同行的竞争,城东镇的肉贩没人敢将零售价往上提。这样,使得老张们的利润从以前的每天150-250元,变成了现在的30-80元。
而在另一端,屠宰场收购生猪的价钱则从以前的6.2-6.5元一斤变成了5.4-5.6元一斤,这就意味着养殖户每头猪至少少赚200元,有些大型的养殖户甚至一月要亏损上万元。“我们镇很多以前养猪的人现在都不养了。”老张说。
代宰承诺落空
猪贩罢市两天
除了猪肉批发价连续上涨,政府对待这场涨价“运动”的态度,更是让当地肉贩们头痛不已。
5月份,镇政府禁止老张们贩卖私宰肉时曾经承诺,他们可以自己购买活猪,拿来 屠宰场检疫、宰杀,再拿来 市场上销售,每头猪只需要交15元的代宰费。在遭遇屠宰场的高价批发之后,老张们马上想起了这个应付之策。然而,当他们准备找屠宰场代宰时,却被告晓 ,全镇只有4个肉贩可以享受代宰,其他肉贩所渴望 的变通权益被镇政府取消了。
12月4日,当猪肉批发价攀上8.2元一斤的新高时,被高价肉逼得走投无路的肉贩们找来 镇政府,提出了以下请求:一、让屠宰场把肉价降下去,二、兑现当时可以代宰的承诺。但镇政府的答复却让老张们大失所望。“他们告诉我们,价格问题是市场问题,政府管不了。在我们提出兑现代宰的请求之后,那4个本来可以代宰的人都不能代宰了。”老张的话里充满 了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