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农民舍弃 的方向短期不会改变,产区加工压榨企业经营困难
近几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大幅减少,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加工压榨企业“等米下锅”,开工率普遍不足,生存困难。虽然从2008年开始,我国出台了大豆收储政策,但政策实施的成效并不显然。
目前,我国大豆产业遇来 的一系列问题已引起市场关注。特别是在今年我国转基因大豆进口量有可能突破6000万吨,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产量分析在1200万吨左右的背景下,大豆产业问题已引起了各方的讨论和反思。

地租易涨难跌种植成本提高
.据费解,黑龙江今年春涝较为严重,春播期间省内大部分地区涌现了因土地潮湿而无法常态播种的情景。农民原本想种植玉米的却不能如期播种,被迫转为种大豆的情景较为普遍。与去年相比,尽管今年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 ,但是受单产下行影响,今年大豆的产量有望与去年持平或略有下行。
入汛以来,黑龙江经历自1998年以来最大的干旱灾害考查,黑龙江、嫩江、松花江三江水位同步上涨。洪灾导致局部地区大豆减产严重,未受洪灾影响的大豆品质属于常态,水分也好于去年收成 期,但蛋白含量下行至39.5%左右。
目前产区大豆收购价在2.25—2.27元/斤,仅芽豆上市量较大,商品豆未大量上市,豆农、贸易商均在等待国储价格公开。“目前国家大豆暂时收储价格还没出来,我们只能先卖一部分大豆还租地的贷款,剩下的大豆等价格明朗了再卖。”嫩江的一位农民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洪灾对大豆的影响大于种植面积增加 带来的影响,加上农民种植大豆主动性仍在下行,分析明年东北大豆还将归来种植面积缩减的态势,国产大豆价格具备小幅上升的空间。”南华期货估量 师何琳表示。
通过走访并与农户交流,期货日报记者注意来 ,东北地区农民在自有土地上种植大豆的成本为4500元/垧,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农民反映成本上涨主要是地租上涨,不同区域不同地块上涨10%—30%不等,化肥、农药价格涌现2%—5%的小幅上涨。
“如果前一年收成较好,就会导致第二年的地租上升,遇来 灾年减产亏损,第二年地租下行幅度却很小,地租易涨难跌导致农民种植成本连续提高。”齐齐哈尔粮食局的相关负责人说。
“受种地成本上涨带动,国产大豆价格分析会振荡走高。今年国产大豆价格整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且远低于农民心理预期价位,农民惜售心理较强,对价格形成支撑。”讷河贸易商刘小军表示。
效益差异显然种豆意愿锐降
.“一斤大豆能卖出三斤玉米的价(湿玉米收购价0.75—0.82元/斤),我就种大豆。种豆不划算,种豆收入比种玉米和水稻差老远了,现在谁还种大豆。”黑龙江省集贤县一位农民告诉记者。
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近几年受种植效益较低的影响,大豆种植面积减少显然。相关机构公开的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玉米平均种植效益为290元/亩,大豆种植效益为121.95元/亩;2012年全国玉米平均种植效益为280元/亩,大豆种植效益为120元/亩。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从2011年的789万公顷下滑来 了2012年的675万公顷。近年来,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下行幅度更大,当地很多相宜种植大豆的地区改种了水稻和玉米。
期货日报记者的调查显示,辽宁、吉林、内蒙古地区的农民很少种植大豆,绝大部分农民种植玉米和水稻。在黑龙江省,今年大豆种植面积稍多一些,但相当一部分农民种植大豆是“被迫”的,农民无法适时种植玉米,只能补种大豆。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主要分布在海伦、拜泉、嫩江、密山、集贤等地。在实地调查中,无论是摘 访田间正在秋收的农民,还是路边大豆、玉米收购点的小商贩以及农场业务负责人,他们普遍认为,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还会连续 下行,将来只有积温偏低、不相宜种植玉米的地区才会有农民乐意种植大豆。
“遇来 干旱灾害,部分贷款租地种植大豆的农民甚至无法还贷。今年农民的预期心理价位较去年有所提高,农民手中的大豆卖来 2.8元/斤,才能与种玉米收益持平。”齐齐哈尔粮食局的相关负责人认为,种植效益的显然差异,一直是农民弃种大豆改种玉米、水稻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明年大豆将重新面临种植面积缩减的局面。
据费解,随着试种早熟玉米的成功,很多不相宜种植玉米的地区也开始大面积地把大豆田改为玉米田,部分地区的大型农场更是借助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有效降低了玉米、水稻的种植成本,大豆种植面积被挤压的情景更为显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