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份,CBOT大豆在1266-1300美分区间波动反复,10月上旬,受来 大豆丰产预期的打压,盘面涌现冲高下跌走势。10月下旬,受来 中国大规模集中摘 购美豆传闻的支撑,CBOT大豆一路波动上行至1300美分的压力平台邻近。CBOT豆粕受来 CBOT大豆的连带性影响,走势与CBOT大豆走势相似,但是在10月下旬反弹幅度显然超过CBOT大豆,这主要受来 美豆粕现货走强的支撑。
国内DCE大豆10月份表现为高位盘整后的波动下跌走势。而DCE豆粕走势与大豆走势表现分化,同时表现上显然弱于CBOT市场,在10月上旬CBOT豆粕波动反复时DCE豆粕就一路下降,而在10月下旬CBOT豆粕涌现显然反弹之后DCE豆粕却在3600一线涌现盘整走势。
一、
美国农业部定期报告缺失令美豆期价徘徊不前,南美大豆扩种预期升温
受来 美国部分政府机构从10月1日-10月16日期间关停的影响,每周定期对外发布的作物生长报告和周度出口销售报告以及持仓报告均没有如期发布,同时原定于10月11日发布的世界农作物产出报告和月度供需报告也毫无悬念的被一挈 再挈 。美国农业部10月17日做出决定,取消发布10月份的产量月度报告,这也是美国农业部自1866年实行报告制度以来的首次。美国农业部表示,在11月初之前不会对美国以及世界农作物产量做出预估。由于10月份报告被取消,这意味着11月8日的报告将是今年首份在收成 季节发布的产量预估报告。美国农业部的月度产量报告以及世界农业供需报告受来 市场密切而广泛地关注。由于10月份的供需报告缺失,所以11月份的报告将会吸引更多关注。
而短期内由于美国农业部定期报告的缺失,使美豆进入收成 期之后,影响美豆期价走势的原因处于相对真空期,而在这期间,收割期天气不确定对收割进度产生的影响只能短期缓解美豆收成 对市场供给带来的强盛抛压,并不能阻碍美豆丰产的事实。目前,美豆收割已经过半,丰产逐步兑现,而市场普遍认为,今年美豆实际单产要高于9月份美国农业部报告预估的41.2蒲式耳/英亩,那么可以预见的是,在11月份的美国农业部的月度供需报告种,美豆产量上调将是大致率事件。
南美地区方面,据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公开的消息,阿根廷农户从10月末最后一周开始播种2013/2014年度大豆,种植面积料较上一年度增加 2.5%。近几年农户逐步 向大豆种植倾斜,因为渴望 规避政府对玉米和小麦实施的出口限制措施。此外,受长时间洪涝影响,许多最初计划播种玉米的农户改种大豆,也使得本年度的大豆种植面积增加 。巴西地区方面,据10月24日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服务中心发布的最新参赞报告显示,2014年巴西大豆产量可能来 达8800万吨,再创大豆产量新高。而麦格理银行估量 师Chris Gadd更是表示,巴西农户大约有75万公顷玉米耕地将会转种大豆。
而目前美豆/美玉米比价处于2.92的历史高位水平,这就意味着农民种植大豆具有更高的利润优势,养猪论坛 ,因此,南美产区在2013/2014年度将越发倾向于种植大豆而不是玉米,加上南美产区天气状况良好,那么美豆想要从南美播种天气的炒作中受益的概率较小。因此,中期来看,美豆在1300美分关口承压下降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
美豆出口销售情景来看,截止10月3日当周,美豆周度出口销售851744吨,这个销售水平创出2013年3月份以来的新高。市场传言,在美国部分政府机构停摆期间,中国是美豆的最大买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助推了美豆期价的短期反弹,但是随着中国摘 购的完结,美豆又将再一次面临价格下降的风险,也就是说美豆的这一波反弹并不具备可不断性。
二、国内大豆港口库存缓慢下跌,远期大豆来 港量预期再度上升
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一月来 九月期间,中国大豆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来 达4580万吨,上年同期为4430万吨。今年前9个月中国从巴西进口了2750万吨大豆,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2230万吨。从美国进口了1250万吨,低于上年同期为1650万吨。从阿根廷进口了360万吨,上年同期为420万吨。从巴拉圭进口了160万吨,上年同期为120万吨。从加拿大进口了42.3万吨,上年同期为11.5万吨。
截至10月21日,国内大豆港口库存为489万吨,在前期创出峰值631万吨后持续涌现缓慢下跌现象,但是从后期的来 港情景来看,一旦近期中国集中摘 购的美豆陆续来 港,将再度增加 国内大豆的港口库存压力。因此,虽然短期国内大豆港口库存涌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由于从11月份来 明年1月份的大豆来 港量预期均在600万吨以上,这将不可避免的再度涌现今年6-7月份压港的局面,届时国内大豆港口库存将再度攀升,国内大豆市场的供给压力再度显现。
图1:国内大豆港口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