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豆粕市场因需求强劲及油厂积极挺价而处于强势状态,豆粕现货不断高位运行,产业链各环节被迫接受豆粕现货高价,粕价甚至高过此前点价的大豆成本,利润好导致销售主动性较高。在此前提下,今年油厂却异乎平常的强势,并且挺粕的决心如此的一致,导致市场不得不被迫接受高价粕,并向下游传导。处于贴水状态的豆粕期货市场带来强支撑,期货基差缩小再次成为主基调。
所以在现货价格相对期货较坚挺的时期,我们摘 购可适当向期货市场倾斜。
三、摘 购时机筛选
1、现货较期货表现的更为坚挺
当前市场的焦点已从美盘的弱势和连盘以及现货的坚挺之间的矛盾转化为美豆表现强劲和国内上涨空间压缩的矛盾。但在对远期一致看空的市场氛围下,中下游订货都非常慎重,随买随用的摘 购策略被大部分企业摘 用,贸易商也不敢赌单,但消费仍未见疲软可见刚需强劲,猪肉价格也在归升,国内港口大豆库存量虽然增加 缓解油料供应紧张,但油厂降低开工率限制压榨量保利润的措施令大豆供给增加 并未冲击市场,豆粕现货供应偏紧价格坚挺,从近月合约的强势也可以看出。
图14、中国港口大豆库存

来源:wind
2、紧挠 美豆11月份1200点摘 购基准线
8月美豆下破1200美分给予了国内大好的期现货摘 购时机,由于美豆的种植成本的年年升高,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来看,11年的种植成本在1194美分/蒲式耳,2012年由于受来 洪涝影响,成本大幅提高来 了1365美分/蒲式耳,2013年基本上风调雨顺,但它的底部低于1200美分/蒲式耳的概率偏小,可以说1200美分是一个很好摘 购决策基准点,美豆若再次涌现任何跌破1200美分的行情都可视作是超跌状态。
图15、美豆种植成本
来源:USDA 瑞奇期货
作为饲料企业经营分为摘 购利润和经营利润,若摘 取1200点以下期现货分步建仓的策略,可以有效地抵御美豆价格上涨的风险并锁定摘 购成本,即使美豆连续 下探企业仍能保证经营利润,如果美豆上涨后,作为摘 购利润就相当客观。反常 是国内现货价格平稳,油厂仍保持 挺价策略的背景下,美豆的超跌更显意义。
无论在CBOT点价的进口大豆贸易商还是国内豆粕摘 购的企业,都可以美豆1200美分/浦这个价位作为一个基准线,来作为进口和建立现货库存的一个价格考量。
3、摘 购节点的筛选
美豆天气炒作将连续 推高美豆11月合约的价格,但目前来看美豆天气实际情景良好,天气炒作依旧是个阶段性的题材,对最终产量不会造成直接影响,但是炒作的本质是炒作减产预期,所以在此时间段仍需跟随方向,猜测 价格的高度不如盯准炒作的时间节奏。第一:9月份农业部报告出台的阶段性洪涝炒作利多出尽,第二:早霜炒作将再次推高美豆价格,第三:早霜炒作完结后将面临归落。饲料企业可根据天气炒作时间节点安排自己的摘 购计划。
当前来看,天气升水随时可能利多出尽,按照上述的逻辑,天气升水被消化掉时,再考虑入市配合现货对期货进行摘 购。
四、结论及建议
在现货面临归落风险,期货基差庞大的背景下,作为现货企业摘 购策略应是适当的降低库存,并把摘 购重心向基差较大的期货合约偏移,按照企业成本控制的考量,对符合价值的相应合约做好提早摘 购并锁定摘 购成本,待时间推移,随着基差的缩小,期货的上涨可补贴一部分现货上滞后摘 购所承担的成本上升的风险,并利用了期货的杠杆节省了资金成本,生猪价格,如果现货归落或者持平则保值的成效会更好。按照上文估量 的是作为期货摘 购的时间节点来看,美豆新豆上市和南美滞销大豆共同作用于市场产生共振时期作为期货摘 购的最佳时间筛选,此时间应在今年的10-11月份。企业可摘 取分步建仓的策略对应1409豆粕合约建立自己的期货头寸来对冲现货的风险。由于现货的供应紧张,未做好备货的企业尚能够利用基差缩小的1401合约做对冲,台风造成的供应阻断会进一步加剧现货供应紧张的格局,现货摘 购的困难可以通过期货豆粕1401合约的买入进行配合,以补偿 现货摘 购成本上升的劣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