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价格的比拼中,国产豆油失去价格优势的同时,也输掉了市场。目前,进口大豆压榨的豆油和豆粕已经占据了黑龙江80%的市场份额。有数据显示,豆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大批倒闭,至今中国70%油脂加工厂是外资或合资企业,80%大豆压榨能力为跨国粮食企业控制。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不仅是中国的大豆加工企业,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应该提高风险预防 意识,加强风险治理 ,合理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避免大豆产业的悲剧重演。有专家忧患,大豆悲剧会在其他粮食作物上重演。外资一旦控制粮食领域,必然操纵粮价,买单的是13亿国内消费者。
然而以益海嘉里为代表的外商企业对于跨国资本正在威逼 中国粮食安全的观点并不认同,益海嘉里北京治理 中心期货业务部经理张鹏说,中国要想保证粮食安全,很关键的一点是在公平的价格下鼓励 农民连续 种植粮食。还要开发高价值的下游产品,以保证粮食和油料都被充分利用。中国是世界上唯独全部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的国家,这是难得的资源性产品,一定要充分发挥非转基因的优势,主动拓展国产豆在食品加工领域的使用。
帮助农民规避自然和市场风险
农民增收光靠补贴还不行
记者通过对黑龙江省克山县西河镇和平村农民种植大豆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估量 ,发觉在现有科技水平和自然条件下,如果单产不发生突然变化,农资价格和农产品价格是决定农民收入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农民对这两个变量都缺乏足够的信息和控制,农民的收入是被动的,更多取决于政府补贴和政策扶持力度。农产品市场稍有震荡,国家对农民的减免直补政策就可能被市场食 掉!所以,如果不制定一系列配套的产业政策措施,仅摘 用补贴的办法很难保证农民平稳地增产增收,必须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业科技,解决农业的自然风险,同时,创新思路,解决农产品的市场风险问题。
现在,大豆及其产品已经全部进入期货市场,国外主要大豆生产国的农民和国内外贸易商及加工企业都是通过期货市场来发觉价格、引导生产、规避市场风险的。而我国对农产品期货认识不足器重不够,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觉价格和规避风险的功能没有得来 有效发挥。农民生产出大豆,能否销得出销得好完全是在盲目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大豆一年多一年少,价格一年高一年低,国内的加工企业也是饥一天饱一天。
一位多年从事期货交易的研究人员表示,保护国内大豆产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我国大豆产业链条的各环节比较分散,组织化程度低,阻碍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大豆产业协会可使更多的豆农和相关企业组织起来利用期货市场,提高农民收益,保护大豆产业。
而从更长远来看,田仁礼认为,农业有两个风险,一是自然风险,二是市场风险,如果两个风险都可规避,农民的增产增收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两条腿走路更稳当。解决自然风险就需要国家拿出一些钱来设立农业保险公司,加大农业风险理赔力度,让农民没有天灾之忧;解决市场风险需要国家建立一个由粮食治理 部门管控的粮油市场调控基金,利用期货市场,超前引导农民先卖后种,先卖后养,解决农产品的市场风险问题。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