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猪侠讯:人民日报:大豆产业 困局待解

来源: 互联网   2014-06-11 07:47:14   查看:  次

猪猪侠讯:人民日报:大豆产业 困局待解[/page]

  大豆产业 困局待解(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吴齐强

豆农卖豆难,200多万吨大豆无法被收储,油脂加工企业停产观望。配图:吕建设

豆农卖豆难,200多万吨大豆无法被收储,油脂加工企业停产观望。配图:吕建设

  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国内市场,国产、进口大豆每吨600元左右的差价,不仅使本地大豆毫无竞争力,更累及以加工本地大豆为主的油脂行业陷入生存危机。

  大豆产业困局,如何破解?

  记者行程数千公里,深入黑龙江大豆主产区走访调查,深切地感受来 众多农户、企业、粮食部门、政府官员因为一粒小小的大豆而引发的一连串无奈。

  农户卖豆难,收储压力大,企业停产

  大豆产业链条运转不畅

  “家里还有1万多斤大豆,卖,还是不卖?真让人头疼呢!”位于三江平原的桦南县明义乡共和村的豆农冯学军正在发愁,卖吧,价格低,心有不甜,不卖吧,天气归暖,没地存放,好多豆霉变了,春耕用的种子、化肥也要花钱置备了。在大豆原产地黑龙江,像冯学军一样闹心的不仅是黑河的农民,1000多万豆农都有同样的感受。

  其实在2008—2009年度,国家对大豆实行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储大豆实行每斤1.85元的收购价,旨在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但在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涌现了诸多问题。

  齐齐哈尔市大豆协会会长陈彦贵告诉记者,国储保护价收购的利益农民没有完全享受来 。因为国储收购请求来 达3等粮以上标准,纯粮率必须来 达91%以上,此外对水分、杂质也都有明确请求。以齐齐哈尔当地为例,许多农民种植出来的大豆都不符合这样的请求,而农民既没有检测能力,也没有挑选 去杂的加工能力,他们不太敢贸然往国储库送。

  不仅农民,承担此次国家暂时收储计划实施的中储粮黑龙江公司也感来 十分为难。“压力太大,力不从心,有点儿顶不住了。”该公司总经理任振民对记者说。据他介绍,由于大豆国储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庞大差距使得其他收购主体没有入市。仅前一段时间,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的800个员工就要完成900万吨的粮食收购,400万吨的储备能力同样遭遇挑衅,更不用说一再追加的任务,养猪论坛 ,让他们已经有些力所不能及了。

  国家需要市场平稳,农民要增收,国储是蓄水池,企业是桥梁纽带,国储只收不消化肯定 是不行的,产业链条必须运作起来。但是黑龙江油厂收购国产大豆的意愿不高,在廉价进口大豆的冲击下,油厂收购、加工国产大豆越多,亏损越多。全黑龙江的油脂加工企业有98%以上都筛选了停产。

  曾主要以加工本土大豆而被关注的黑龙江九三粮油工业集团董事长田仁礼告诉记者,黑龙江的4家厂只有一家在生产,量非常少。往年仅九三粮油一家就能消耗掉250多万吨国产大豆,但现在他们不得不减产。理由很简单,由于国储计划的收购价,使得省内豆农只认同1.85元/斤的收购价,而进口豆来 港完税价格为1.55元/斤,比国储价格便宜0.30元/斤,每吨的价差来 达了600元。

  卖不出豆,对农民的影响非常大。对市场预期的不明朗,更导致种植意愿下行,龙镇农场副场长李广辉说,据估量 ,黑龙江农户手中有200多万吨大豆无法被国家收储,今年的大豆种植面积铁定要下调,准备从去年20万亩调整为15万亩,一些专家估量 ,整个黑龙江的种植面积下调比例大概如此。

  丧失大豆的定价权

  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国产大豆

  为何会造成这种局面?

  业内人士估量 说,大豆市场实际上受来 了国外操控,中国已丧失了大豆的定价权。“国际大豆市场供不应求,但中国豆农获利不多的因素,就在于缺乏定价话语权。国内的大豆价格是跟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走的,根本没有任何竞争优势。”一位压榨企业的老总估量 道。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大豆专家唤 吁“让开大路,发展两厢”,即油料市场让给国外的转基因大豆,国产大豆则主打非转基因牌。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认同这一思路,有观点认为,大豆的产业链很长,不仅仅关涉来 豆油和豆制品,大豆压榨后的豆粕还关涉来 下游的畜牧业、饲料工业等。必须加大对国产大豆的扶植力度,以免受制于人。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提供数据掩饰,受国际金融危机及经济变化大环境影响,国际大豆价格一路走低,目前进口大豆来 我国大连港的港口价已低至每吨3100元左右,折合每公斤3.1元;而黑龙江省大豆的市场价在国储大豆的带动下一直在每公斤3.7元左右徘徊。国产、进口大豆每吨600元左右的差价,不仅使该省大豆在国内原料市场上毫无竞争力可言,还直接累及以加工当地大豆为主的省内油脂行业,因原料成本的飙升而陷入生存危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